编制备案制是创新,真正的创新还要看医院(原创)
(2017-10-23 17:27:53)
标签:
编制备案制创新招聘看病难专业精神 |
分类: 医疗关联 |
以湖南省儿童医院为例,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院的“新兴”医院,就长期困扰在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的纠结中。医院一方面受人员编制管控的限制,医务人员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受制于儿科医生供给不足的矛盾,专业人员引进困难。儿科难,还难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不优先选择儿科,也成了很多临床医疗专业毕业生职业规划的思维定式。
2016年,湖南地区0-14岁儿童总人数约为135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8.3%。目前,省内仅有儿科执业医生7598人,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生0.56,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湖南现象,是整个中国儿科界的一面镜子。
超负荷的工作量和儿科超高的医疗风险,影响着医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连国家重点专科等学科都难以引进高学历的毕业生。由于人员的不足,医生需要兼顾病房和门诊两头,还要投身急救病人的长途接诊。去年,参与门诊坐诊的医生,平均每人需要完成1.7万个门诊。
今年,湖南在省直属医院中试点人员编制备案制管理,建立从身份管理逐步过渡到岗位管理的新型用人管人模式。用人单位在备案编制总额内自主招聘并报上级备案,缓解用人荒。医院如何借用新的选人用人机制,吸引人才、稳住人才并激励人才,成了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课题。
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把握大方向
湖南试点医疗机构的人员编制备案制,将三个医院纳入了试点范围。三个医院均为省级三甲医院,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和中医医院各一所。
放开编制管制,开展体制机制改革,试行编制备案制试点,并不是任由医院脱离管控自主招人。湖南的编制管理机构根据每个医院的现有床位规模和业务量的饱和程度,结合未来发展规划,核定医院一定时期内的人员数额。确定总额后,医院可以在核定的人员数额内,自主设置岗位条件,自主确定招录人数,自主组织招录工作。湖南省儿童医院通过编制备案制的形式核定编制为2880人,今年第一次使用备案制招录139人,是往年编制管制时期的十倍,有效地缓解了医生慌的问题。
编制管控放松,并不是意味着大型三甲医院就可以放手无限做大。国家推行分级诊疗,还是希望基层的医院发挥托底保底的作用,大医院需要在有限的编制控制内,未雨绸缪,做好人才规划和人才培养。
三、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创新还得靠自己
注:本文刊载在《健康报》2017年11月13日“院长论坛”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