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到了湘西州的花垣,探访那个大山背后的先心病孩子们。
车过张家界,前方向导传话,吉首通往花垣的路因架设拉索桥可能不畅,只好绕道保靖小道去花垣。国道在平原和山区也是一国两制,繁忙程度和路面状况与城郊平原的截然不同。久居在城里突然驾到大山,平日讨厌的汽车尾气似乎都被这里的清风细雾净化得没了脾气。我不晕车,颠簸的山路正好让我享受不规则的按摩,城里那些磕磕碰碰的烦恼也在这里借势化作了云烟,给心灵一次疗养。
同行的有《健康报》和《潇湘晨报》的记者,在他们的眼里,大山里贫困孩子的健康尤其值得媒体的关注,他们的观点是有责任的媒体要从做有使命感的事开始,我认为最弱势的群体先获得公平就是社会的进步,选择优先在湘西州花垣县寻找先心病儿童实施免费救助具有代表性。到了花垣,感觉贫困需要重新定义,发达的标准钱不是唯一参数,贫困地区不一定就思维贫困。花垣县人民医院就格外让人眼前一亮,这个不到30万人口的小县却有着非常亮堂颇具规模的医院,硬件设施和技术力量绝不亚于那些富庶地区的大县。临床医技科室的设置也非常合理,其儿科的发展堪比市州的中心医院,新生儿科的规模和设备足可以让我们这些三甲大医院赞叹,这绝不仅仅是加挂了湖南省儿童医院临床指导医院的牌就可以做得到的。经济能够左右局势,但不一定能左右一切,有了正确的思路一切皆有可能,关于这一点两个报社的记者有同感。
我在花垣县人民医院见到了两个先心病小孩,很奇怪,他们都是由父亲从50多里的山里背出来的。这两个孩子一个5岁,一个6岁,很显然都不是第一次来到县城,对医生的检查和问诊丝毫没有恐惧,甚至有些麻木。我和他们的父亲交谈中知道,他们早几年就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且两个都是心脏室间隔缺损,由于体质弱经常感冒发烧。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手术根治,这种手术本地医院不能做,去省城长沙需要很多钱,家里一时无法负担,只好这么拖着。其中一个父亲说,孩子硬是不行了我们夫妇就再生一个。我说如果再生一个也不行呢,他说认命。我告诉他现在国家有了新政策,农村的先心病儿童可以享受全免费的手术救助,也就是说不要你们出一分钱!他们笑了,能够获得这种笑足可以让我们满足一辈子。
和很多地方不一样,没有想到县委书记竟然约请吃晚饭,我们不在意和谁吃饭,看重的是态度。我们这种医疗救助最多也只能算个非显性服务项目,在地方上不会列入投资范畴重点对待。这个做过湘西州纪委监察室主任的县委书记有些非同寻常,格外关注民生关注医疗,格外渴望他的臣民健康。他认为改善老百姓健康状况就是一项长期的投资,安居乐业没有健康做基础一切都是空谈,国民健康应该是政绩中的要素指标,说出来容易做出来难,见到他,我明白了他们的医院为什么会这么漂亮。晚饭,医院办公室副主任和报社的记者去了一个先心病小孩的家里。那个地方没有通车,他们花150元租了一台小面包车,然后走了很长的山路才到了小孩的家里,现在他们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后来我看了他们拍过来的照片,大人眼里尽是些无法改变命运的迷茫,而小孩呢,那种好奇和渴望全写在眼里,照片上背后的大山没有因浓浓的夜色变得迷糊,轮廓反而清晰得很美很实在。
在湘西,有很多神秘的东西不为人所知,就像这晚上的大山一样总要给外人留有一些想象。第二天天刚亮就起程回长沙,我们换了一条通往回家的路,或许是想换了一种心情多看看这片期待关注的土地。花垣到吉首的山路上,高速公路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通往吉首方向的国道不断的遇到堵车,虽说天气很热,性格倔强的湘西人都能够很平静的排队等车,他们知道好日子就在后头。
我在留意路边上那些低头赶路的山人,背篓上总是有一块深色的花布遮盖着,显得神秘又厚道。其实,解开花布包裹下的秘密很容易---只要你给出一个爱的姿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