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喜欢拿论文来排等第,论文是学术能力、科研能力和影响力的标杆。
现在的论文尺度越来越松,对引用和抄袭难以把握,给抄袭者留下了一孔偷窥的口子。现在,大学校长、学院院长们都游走在“抄”和“引”的之间,巧妙利用规则为自己的影响力添砖加瓦。论文慢慢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其价值也只有作者自己清楚,至于能有几篇论文可以形成生产力(哪怕是有指导价值),看来只有用更多的论文来论述这个问题了。
学术界如此,玩政治的也在效仿。要发表多少论文、撰写多少“大稿子”来衡量干部行政能力,官样文章就应运而生了。所谓“官样文章”,可以简述为像官架子一样能够蒙人唬人的文字材料,比王婆卖瓜的品味层次略高一筹,效果并不见得比王婆的吆喝管用。如今,光凭嘴巴讲的时候已经过去,能讲能写(不含能做)成为了新官代的新追求,官样杂志风行就是因为有了政界的强力推崇,才呈现百花争艳的虚架势。
只要形式主义、糊弄主义和卖弄主义存在,官样文章就会大行其道、大有市场。我们知道,官场上讲究四平八稳,即使是创新也只能在上峰的许可范围内探头探脑,不可想当然而肆意妄为。怎样写好官样文章,各有各的套路说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特推出“官样文章写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供参考。
1、题目主流题目。题目好不好决定人家看不看,观点新不新决定别人用不用。看文章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只看标题,标题有吸引力才会继续看;有的人找观点,观点有新意才会继续看;有的人什么也不看,只关心是谁写的、作者是谁,这是唯上型的纯正政客。
2、关注领导关注。领导关注就是论文的关键,关注程度越深文章发表几率越高,如果你是在第一时间写出“某某领导说”的,谁敢不发表?要记住,领导是指引和操纵方向的舵手。
3、忧虑群众忧虑。很多前沿观点,其实多来自群众的牢骚,等这些牢骚到了领导那里,往往会难得引起共鸣。要装出一副很忧虑的样子,要摆出一副很贴心的架势。群众一般不看论文,只看时事新闻,看论文的群众多半是自己要写论文搞晋升了。
4、排比花样排比。注水不要紧,只要大胆蒙。官文一旦有大量的排比句,就一定有大量的注水,不然文章就难得拼凑得如此多姿多彩、多媚多娇。需要注意的是,给行政领导看的文章要多用排比句,这样不伤眼又容易记;给业务领导看的,请遵循参考第5条。
5、数据模糊数据。论文的数据按理要通过一定范围的定量定性分析才能得出,现在不需要了。在官样文章里,由于对数据的可信度没有明确的要求,经常有“据统计”“据权威报道”“某领导说”等出现,甚至自编自导的想象型数据也未尝不可,表明今天的论文不出家门照样可以拿成果。
6、规范格式规范。论文不同与杂文散文,格式绝对不能错,尤其是初学者还没有官样官本钱,编辑们势利的眼睛会把你看扁。一定是开篇简述,4-5个段落论述,最后出结论。如果你是普通作者必须有数据八卦来说明现象本质,领导则只需观点性套话就行了。
7、署名领导署名。经常阅读文章,就会遇到一些爱好写作的大家小家。秘书们或下级们要注意了,发表论文是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名字署在领导之后,更不能署在领导之前,二者任何一种署名方式都会表明文章非领导本人所写,不信你试试。领导没有时间写文章,能写的也不多,写得好的更不多,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发表文章署领导一个人的名字,在领导心里自然有你浓重的一笔。
...
本指南不可能涵盖所有写法,领导满意才是文章的价值取向,但万不可照搬。最近由于对那些花里胡哨的排比句进行了批驳,政界标题性数字化游戏文章也面临危机,我预测,像一个中心、两手都硬、三个特色、四个统筹、五种创新、六个转变、七个落实、八个突出、九九归一、十全大补可能要成为下一个炮轰的目标,请慎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