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几次职称晋升论文评审,每次都有新的体会。如果不看作者,看选题看内容,一看不知道,细看下一跳。那些平日里不咋作声的伙计们,论文却格外的多还出奇的好,立意新颖,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层次清晰,逻辑科学。放眼科学研究领域,端详茫茫科研大军,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或将进入全民论文时代。
平日只关注身边那些在院报和网站上投稿的文章,一些优秀写手我早已心中有数也心存佩服。其实对于文字,我算心细之人,对起草文件、总结报告、个人述职我都会很留意作者的心态、文笔、逻辑和客观性的,甚至网上论坛里的调皮牢骚话我都要评个优劣等第。论文当属大学问之流,我着实也写得少,每每提笔论文总是胆颤心惊,生怕纰漏百出论无实据。总认为自己的实践经历还不足以撑起一次讨论,还以为我的观点思路无现实指导意义,或者是我的某项实践目前没有出笼价值性经验。我把论文看成是需要用心血来浇灌的系统工程,不是胡说八道信手拈来的茶馆草场。论文应该是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总结,或一种现象的评价评析,或某一理论问题的思辩性讨论,或某个问题的调查研究,或科学实验后的实验报告,或某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假论文国外有,数量或许还是中国最多。现代论文和今天快餐时代的心智一样,总喜欢“跨越”二字,跨越时空,跨越理论,跨越实践,甚至跨越自我,唯独跨越不了人家。把人家的论文当做字帖临摹,大搞学术克隆已经成了当下的时尚,因为抄论文不算偷,不熟悉的人还会对这“克隆家”崇拜仰视,至少可以满足一时的虚荣,侥幸完成晋升伟业。按理,论文的科技含量很高,理论性很强,对实践的指导性客观实际且要有帮助。如果是经验总结那必须是你曾经从事或经历过的,如果需要讨论必须是你熟悉熟知的,如果是有指导性的探索,那也要等待应用后的结果出炉下定义,如果是科学实验那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今的论文不是这样了,论文只为晋升做嫁衣,论文只为光鲜做点缀,这样的论文不如不要。观点新奇特,论述假大空,结论飘虚浮。
在论文的写作上,克隆者们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套用毛主席的革命精神,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笔杆子里面出论文。如果说一句不负责任的话,中国目前至少有一亿人在写论文,在一亿人中间浑水摸鱼,谁能辨识真假?如果做一次论文抄袭的筛查认证,你能保障有一半不是抄的吗?抄了又能怎么样?硕士博士在抄,大学校长在抄,院士们的论文只是没有人敢于较真罢了。
营造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是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进步要求。要明确科研工作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的作风,科研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研究和探索上。任何没有接触没有研究的工作不能妄加评论,论文写作不应该是无根的浮萍只作摆设。论文造假和学术腐败是当前学术界的毒瘤,严重影响了科学技术和思想理论工作的进步发展,需要立法予以规范制约,需要实施零容忍制度,要下狠心清除假项目、假研究、假论文,国家通过成立科研质检保障监督机构从事学术打假。如果让学术造假肆意横行,那将毁掉的是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道德和诚信,科学研究也将成为瞎子的眼镜--好看而不管用。
学术必须严谨,论文至少要原创。如果你还“原创”不出属于自己的文章,那就请认真扎实地去做,这个世界还真缺少实实在在去做的人。不抄论文也罢,做一个诚实的人会更受人尊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