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走出二元对立的世界

标签:
成长高一女儿 |
分类: 高一生活 |
临近正常开学,学校有三天的休息时间。这三天里,丫头说的最多的便是学校和同学之间的事儿。
谁谁背后说坏话了,谁和谁好了,谁和谁又不好了。
“妈,男生比女生要好沟通一些。男生就事论事,这件事过去了就过去了。女生太麻烦了。”
假期,还接到同学(男)妈妈和(男)同学向丫头了解班里小纸条骂人事件。丫头一律说不清楚,都是听别人说的。
看得出来,丫头比较在意朋友的对她的一举一动,也因此会影响到她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许多时候我只有倾听,竟然给不了丫头好的建议。于是我就去书里找答案。
果然,《认知驱动》竟然有和丫头一样的情况案例。
二元对立:恭喜你走出二元对立,来到真正的成人世界
“我觉得周围有些同学特别假,开玩笑也是有的没的乱讲一通,很无聊,自己插话又不能,独处又显得很不合群,很痛苦。”“如果三人同行,其中两个人突然聊得很开心,我就会觉得第三个人被冷落了,很尴尬。”
这是书中的案例,但是这些话和丫头这段时间说的内容是如此雷同,有些话直接一模一样。
马上将书带回家,晚自习回家后,立马给她看,她看了案例,然后赞同地说,确实这样子,她忙着洗手吃饭,我就给她读,成熟的人并不急于得到即时的结果,不会让当下的不确定束缚自己,而是保持适当的沉默和耐心,继续专注于手头的事情,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对对,我就是这样做的。”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不是非墨即白的,你不要成为别人心目中的样子,不需要你和对方成为密友,也不需要发自内心喜欢对方,允许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身边,忽略或忍受一定程的混乱,与之和平共处。
“对的对的,我就是这样考虑的。”
“更进一步,你要从不利的环境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让内心感到愉悦和平静。”
“对对,我就是这样做的,我早就意识到这些东西了。其实我有这样的感觉并不是在你说的这本心理书中,而是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让我看到另一面。比如有个人指着一幅广告说,这只牛好勇敢,它拿着自己的肉说这牛肉干很好吃。这不很可爱吗?为什么要被认为是精神有问题呢?”
我开始纠结《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否适合丫头阅读时,丫头已经有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也开始思考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