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钓鱼”不是好的企业管理方法
(2016-01-07 00:21:48)马涤明
1月4日,成都某公司有人因为上班时间在微信群里抢红包,被公司处罚了500元。但红包却是公司董事长发的。董事长称,公司规定上班不能玩手机,他在群里发红包,就是在测试制度执行情况。董事长还说,自己创业比较早,现在越发觉得员工难以管理。(《成都商报》1月6日)
员工难以管理,所以董事长出此下策,以“红包”钓出几个不守纪律的员工,其中还有中层白领。我认为如此管理既不高明,也不聪明。
“红包钓鱼”不过是发现了问题,未必就能解决问题,因为“钓鱼测试”的效果十分有限。管理者不可能天天“钓鱼”,更不可能天天有人“上钩”。并且,任何“监视”都不可能做到全覆盖。那么,上班时间玩手机这种事,理论上说,测试或监视的手段不可能管得住。
手机的诱惑也好,信息时代各种玩法越来越多也好,都让管理变得愈发不容易。或者说,这些因素让管理面临更新的挑战;而作为管理者,应该把面临的各种新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管理理念与手段应与时俱进,才可能适应“越发觉得员工难以管理”的局面。用“钓鱼执法”管理员工,不但方式落后,理念上也有点愚昧。一则,“钓鱼”太容易规避,反而可能激活某些员工的“反侦察”能力;二来,“钓鱼执法”是对所有员工的不尊重,每个人恐怕都会有被戏弄的感觉,进而也会损害到管理者的信誉,甚至导致“狼来了”的效应。
“钓鱼执法”这种原始的管理手段多被用于存在对立关系的管理对象,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格格不入。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人,而对于人的管理,只有首先满足尊重、理解、善待等人的基本需求,才能将人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进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如何实现管理制度的刚性与管理手段人性化的平衡与融合,需要管理者拿出大智慧。
进入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依旧,一方面,投资者、经营者抱怨市场不景气,另一方面,就业难与招工难的问题并存,招不来人、留不住人,成为很多企业的难题。这种情况下,管理者更应注意科学管理、善待员工的问题。企业规章制度必须落实,违章者必罚,但管理、处罚与尊重员工不是一对矛盾,而将尊重善待员工当做应对经济下行及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个支点,应是聪明选择。
前一篇:从“排队生孩子”看生育成本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