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城时评
春城时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347
  • 关注人气:31,2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服价格之争背后的“半拉子民主”

(2016-01-04 00:42:04)
张枫逸


  近日,福州金桥学校学生发微博称,学校强制学生更换校服,两套880元。一些学生觉得,这个校服价格明显太高。该校招生办相关负责人称,“采用的面料都是比较好的,对比网上的价格并不贵,学生也是自愿购买。”(《海峡都市报》1月3日)
  两套校服880元,一些学生和家长觉得难以接受,学校则觉得不算贵。按照学校的说法,校服分为5件套,衬衫、毛衣、外套、裤子(男生)、裙子(女生)、蝴蝶结,如果真是“采用的面料较好”,440元一套对比市场价确实不算贵。但每个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同,校服贵不贵自然各有各的看法。
    一些学生和家长之所以有意见,不仅仅在于校服值不值这些钱,还在于校服定制问题上,家校双方的话语权不对称。在校服采购的整个过程中,主要还是校方在起主导作用,学生和家长并未真正参与进来,知情权和表达权缺失。
  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指出,“学校实施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讨论,由家长自主选择、做出决定。”去年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提高教师、家长、学生民主参与程度,“选用校服的学校要加快建立以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主体,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代表等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具体选用、采购工作。”
  表面上看,金桥学校此次更换校服,也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学校事先在微信服务号上发起一个投票,由学生选出喜欢的校服样式。而校服也是遵循自愿购买的原则,并没有强制。不过,这种民主参与只是“半拉子工程”。学生仅仅对于校服样式有投票权,最为关键的校服生产厂家、采购价格依然掌握在学校手中。再者,虽然说是自愿购买,但家长恐怕更多地是“被自愿”。一方面,害怕不支持学校工作,老师会对自己的孩子有看法;另一方面,学校举行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往往要求穿校服,总不能因为一套校服让孩子失去参加集体活动的资格。
  采购校服的“半拉子民主”,还暴露出家长委员会的形同虚设。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 “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但目前一些学校的家委会变味为 “收钱会”、“联谊会”,很少真正发挥监督和民主决策作用。
  民主管理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但民主不能只是一条原则、一句口号,必须遵循规范有序的制度程序,约束学校权力,保障学生和家长的话语权,真正让家长委员会发挥作用,防止民主变形走样。这不仅关乎消除校服“贵不贵”引发的质疑,对于监督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推进教育改革也是大有裨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