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杰
一款价值5000元人民币的日本小学生书包近日在网上受到追捧,不少赴日游客因此将抢购目标由马桶盖转向了书包。不过,有家长和教师称,这款书包自重不轻,容量也不够大,虽然“自带钢板,地震来时可以护头”,但放书拿书非常不方便。(《新闻晨报》8月23日)
舆论对这款书包的解读更多停留在国人的“崇洋媚外”上,即日本的小学生书包既贵又不实用,装不了几本书,居然还有那么多人疯抢。这种实用主义解读,真是白白浪费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
不妨先提出一个问题,日本小学生书包只能装几本教科书,为什么我们的小学生书包除了背教科书,还要背大量教辅书和作业本呢?一方面承认日本的小学生书包质量好,另一方面表示我国小学生不适用,却忽略了日本小学生书包背后蕴含的“减负”理念正是我国小学教育应该学习的。
其次,日本的小学生书包制作精良,每个书包都有保质期,至少用6年,书包品质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和厂家联系进行更换修补。做一个书包要有150种材料,约300道程序。相比之下,我们花样繁多的书包却时常爆出质量问题。
再次,日本小学生书包既是书包,同时也是急救神器。它自带钢板的超强硬度可以在小学生受到车辆撞击时,起到缓冲作用。地震时,用书包护住头部。落水时,这个书包会浮在水面,起到保护落水儿童的作用。
日本小学生书包主要用于对小学生的保护,我们的小学生书包则主要用于用成绩将小学生压垮。这就是差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