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在京高考志愿咨询机构,发现今年报名咨询者较以往更火爆,即使机构要价5万,家长们仍趋之若鹜,甚至“一位难求”。(《北京青年报》6月7日)
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们也都是蛮拼的。但一个高考志愿咨询便要5万元,实在只有土豪才咨询得起。
其实家长及学生重视高考志愿的填报,慎重选择今后的职业,是一种理性态度。但现在市场上的高考志愿咨询服务,不仅收费畸高,而且泥沙俱下。有一家机构称自己被“中国高考志愿指导委员会”授予“中国高考志愿指导理论体系突出贡献奖”,同时还被“中国中学生职业规划研究院”授予“中学生职业规划最佳研究机构”。其实这两家授奖机构在民政部查询不到,只不过是商家虚构出来忽悠家长及学生的花招。
如何进行高考志愿填报,给学生一个好的发展前景,不能仅仅是学生及家长的事。所以,不能怪家长们太傻,只想把钱砸给咨询机构。
需要补牢以下几方的责任缺位,一者,学校需要多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咨询,而不能当“甩手掌柜”;二者,需要规范有偿咨询机构,就像现在的心理咨询师乱象一样,需要监管部门给力,加强审核监管,避免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咨询名义招摇撞骗;三者,家长也要保持理性,不要头脑发热,并不是一味砸钱就能给孩子们一个好的未来,不要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