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息怒,在众声喧哗里躬身自省!

(2015-05-12 00:48:33)

白翎

    5月3日发生在成都三环路娇子立交桥附近的“暴打女司机”事件可谓一波三折。最新的转折是,被打女司机卢某发布《致歉信》,对在行车中的鲁莽和不理智诚恳道歉,并自愿接受处罚;表示深知网络暴力、人肉搜索带来的伤害,将深远地影响生活,恳求大家能到此为止。(《南方都市报》5月11日)
    面对人肉搜索和谩骂等网络暴力,这位女司机或许是有些承受不了了,或许是有此经历后真心地反省起了自己的驾驶陋习,但在舆论的众声喧哗中,事情是否会如她所愿到此为止,恐怕还难定论。针对她的道歉,微博上又丢出了“公关”、“心机”等新一轮的骂潮。跳出事情本身的是非来说,此事带来的影响也不会到此为止。如同一位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学者所言,女司机如此变道匪夷所思,男司机因为此事将其暴打更匪夷所思,网络有留言支持男司机暴打女司机尤其匪夷所思。这些匪夷所思背后,一方面折射着当下国人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倾向;另一方面,也首次引发了对于“路怒症”这一现象的集体探讨和反思。
    或许是此新闻的焦点效应或示范效应,近期各地发生的“路怒症”相关事件也频频见诸媒体。成都被打女司机道歉了,而安徽亳州路怒男猛踹骑车女,女子却在次日自杀了。让人意外的是,当事人或许因不堪委屈而以生命酬辱的举动,竟然并未得到舆论的一致同情。很多“键盘侠”动辄对当事人进行声讨,甚至对于自杀的骑车女,称其咎由自取者也不在少数。这种心态和是非观,远比事件本身更让人可怕。
    公安部交管局公开的信息显示,因为“路怒症”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正在逐年上升。2012年1月到2015年4月底,全国公安交管部门查处“路怒”违法行为共计1.04亿起。这种现象,恐怕不止是汽车社会及路况本身的必然结果,而是与社会心态不无关系。随着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心态危机和失衡问题凸显,尤其是负面社会心态的蔓延,如焦虑怨恨、逆反冷漠、仇官仇富等。中国社科院近年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蓝皮书指出:“群体性怨恨”心态已经成为当前诸多热点事件背后的民众情绪基础;我国社会情绪总体的基调是正向为主,但不断发生的社会性事件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也就是说,社会情绪处于“低引爆点”,个体之间的信任危机和易怒情绪升级。
    这些关于路怒的新闻,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也通过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影响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我们上路后的不安全感无形中也在增加。从“路怒”到“网怒”,“怒”这种情绪来得太多太快。殊不知,在“怒气腾腾”的环境下,我们每一个都可能面临风险。普遍的暴戾狂躁症加上看客心理,人人都可能是受害者。因而,任何形式和理由,针对任何性别个体的暴力行为都不应行到支持和效仿。
    值得欣慰的是,由于这些热点事件的影响,公安部交管部门表示,将会针对“路怒症”加大查处力度;深圳交警部门也就此开展集中整治;济南交警为准司机设交通文明教育课。
    当然,一个急躁而喧嚣的社会环境,归根结底还是每一个个体选择的结果,与其对别人的行为横加指摘,不如躬身自省,每一个人多点克制、忍让、理性和平和。从源头上杜绝“路怒症”,不仅需法治,更需“自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