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快评)“给小偷留压岁钱”意义大于争议

(2015-02-06 23:59:02)
汪昌莲
    
    @网友“阿宝妈”:有图有真相,我爸妈每年这么做本身就够让人醉了,现在还水涨船高,把给“小偷”的压岁钱都涨到了300元。记者追访: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每逢要出远门,都会在自家餐桌上留下一封信,和特意换好的崭新的百元钞票,这是给可能到来的“不速之客”准备的。(2月6日《楚天都市报》)
    有网友认为,老人给可能会光顾寒舍的小偷留下“压岁钱”,是对犯罪行为的一种迁就、甚至纵容。其实不然。相反,这是一种防盗智慧。因为主动留下“压岁钱”,可能会唤醒小偷身上沉睡的良知,而“手下留情”,避免其翻箱倒柜地去盗走更多的财物。事实也表明,老人的做法是对的,此前曾有小偷光顾过老人的家,仅取走了老人留下的“压岁钱”,而对家中的财物“秋毫不犯”。
    然而,老人给小偷留下“压岁钱”,其积极意义远不止防盗。首先,老人也考虑到了小偷生活上的不易,不到迫不得已,想必其也不会走上犯罪道路。给小偷留下“压岁钱”,也是济贫帮困的一种方式,尽管帮助的对象是小偷。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偷也是一种弱势群体,也需要理解、宽容和帮助;如果像老人这样“拉他一把”,其可能会选择中止犯罪;相反,如果“推他一把”,其可能会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
    特别是,老人在留下“压岁钱”的同时,还给小偷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对其进行父母般劝慰,可以说,不是家书,胜似家书。事实上,每个人都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小偷也不例外。要想小偷弃恶从善,是有先决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受害者要学会宽容和克制;更重要的是,要给小偷提供一条弃恶从善的“台阶”,让他们能够从犯罪的恶念中走出来。老人给小偷留下“压岁钱”和信,就是一个很好的“台阶”,正好激活了小偷善良的情愫。
    可见,老人给小偷留“压岁钱”,意义大于争议。小偷之类的犯罪份子,既有邪恶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其不是天生就凭靠犯罪才能够生存下来的。因此,我们的相关部门,我们的整个社会,应建立完善监管与保障机制,采取公平正义的方法,去抑制、化解其邪恶的一面,去开启、激发其善良的一面;特别是我们的社会成员,当面临有人作奸犯科的时候,不要用所谓的“针锋相对”,去点燃其侵犯公众、报复社会的怒火,而是给其一个“台阶”,帮助其弃恶从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恶性案件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