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快评)手绘说明书,感恩路线图

(2015-01-02 23:59:38)

李云

 

    2014年最后一天,刚刚大学毕业的承德女孩儿李璐,为了让年近八旬的姥姥姥爷每天都能和4个女儿面对面对话,她为老俩注册了微信,并手绘6页微信使用说明书。此事在微信朋友圈一经转发,引来众人纷纷点赞。(《燕赵都市报》1月2日)
    一份微信说明书,为何能触动许多人的心灵?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居住着很多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他们情感落寞、内心孤独,希望自己的亲人去关爱和陪伴。微信说明书正是触动了亲情这根弦。
    也许,在你的微信朋友圈里,不会有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些长辈们,他们或许是不会使用,或许根本就不是你的“朋友”。道理很简单,既有客观上的代沟,也有主观上的排斥。客观的是,父母在慢慢变老,子女的翅膀在逐渐变硬,与此同时,网络与智能手机正在形成代际间的“技术壁垒”;主观的是,子女不太愿意与父母长辈交流交心,更倾向于利用新的社交工具摆脱父辈的“监管”。当年,父母手把手教会子女各种生活技能;今天,很多子女不愿意手把手教会父母新鲜事物。
    “移动改变生活”,手机逆袭时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成为无所不能的“终端”,很多事情可以通过手机搞掂,于是,年轻人之间手机QQ玩得转,微博微信满天飞,而由于沟通交流载体的变化,让“老土”的父母与“前卫”的子女越离越远,这潜伏着诸多社会问题,毕竟,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如果再联想到“大妈广场舞”,其困境与尴尬或多或少与代际交流困难有关。
    每一个手绘说明书都值得点赞。此前媒体报道,从重庆邮电大学动画专业毕业的80后张明,干了一件另类的事情:为教会父母使用微信,他花一整天手绘了一个详尽的使用教程;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平面设计专业大三女生李晓倩,带上亲手绘制的QQ使用说明书,回到老家河南平顶山教父母使用QQ……手绘的过程,不仅是子女晚辈孝心的呈现与敬老的体现,更是在弥合父母长辈与时代的“代沟”,让他们能够踏上时代节拍,与时代进行沟通交流。
    新年伊始,女孩李璐用6页微信使用说明书感动了我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是满满的正能量,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说:“感恩的含义很深。感,是感受、感动、感悟,要让孩子有自发的情感与激情参与这样的道德行为。恩,是对承担责任的积极回应。感恩,就应该让孩子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放弃是为了更多的享受。”从感恩父母与长辈起步,抵达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彼岸,这是青年人成长、成人、成才的“路线”,也是实现人生出彩的“航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