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评)道路易堵,车德别抛锚

(2014-12-22 00:35:38)
此飞

    “逢节必堵”、“早晚高峰必堵”、“一些路段随时在堵”……对于昆明人来说,堵车早已见怪不怪。这几天,晚报梳理了昆明的一些易堵路段。细细读来,让人感慨良深。
    昆明的堵车,大家都是领教过的。分析起来,无非几个原因。一是车确实多。数据显示,昆明目前机动车保有量或超200万辆,每百人拥有30辆,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据说是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上广。二是修路、修地铁。这几年是昆明基础设施高速发展期,多条主干道在扩建、整修,加之地铁工程,道路自然是“不够用”了。还有一个就是不良驾驶习惯的问题。
    前两个是客观原因,人力不可为。但是这最后一个,如果人家都努努力、克制一下,对于堵车问题,还是有很大改进空间的。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来昆明小住。这个朋友有十多年的驾龄,也算是自驾行走过青藏线的人,技术上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昆明开了几天车,直呼“伤不起”。车多事小,关键是夹塞、抢道的人太多了,让他这个一向遵守规则的老驾难以适应,常常是吓出一身冷汗。听完朋友的抱怨,我只能微微付之一笑,安慰他:习惯就好。
    这其实和“中国式过马路”是一个道理,世上本无夹塞、抢道,但是抢的人多了,也就成了习惯。社会学上叫“破窗效应”,俗称“怕吃亏”。这种利己的心理,未必不是一种可以理解的人性本能,但冷静想一想,我们究竟吃了什么亏?
    见过一位老兄,在极其狭小的空间里左右变道、闪转腾挪,最终也不过是抢了一个车身的距离,但是为了避让他,两条车道上的所有车都因此慢了下来。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占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便宜,往往要付出更大得多的社会运行成本。
    行人也好,车主也罢,都要建立一种共同体的意识。因为道路资源摆在那里,既不增也不减,只有尊重规则,才能使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