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速公路收费为何难“刹车”?

(2014-12-01 01:06:19)
标签:

股票

白翎

    山东交通部门宣布,2014年底到期的15条(段)高速公路将继续收费,主要理由是偿还银行贷款。山东并非首个推迟收费时限的省份。收取的钱用来还贷了吗?记者调查显示,高速路收费存在“东收西还”无限循环的现象,而且此前审计署曾对18个省份的高速路收费的专项审计发现,大量资金被闲置,并没有用于还贷,有些资金被挪用于建楼堂馆所、投资股票等;有些资金用来“养人”,一边是高额福利,一边是人浮于事、超编严重,收费员月入万元曾引起不少研究生对这一职位趋之若鹜。(相关新闻见A12版)
    早在2011年6月份,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就下发了《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通知》,叫停公路超期收费。然而,一边是叫停,一边是部分地方政府堂而皇之地延期收费,部委禁令如同儿戏。今年1月份,山东省政府发布消息称,到2015年1月1日,将15条高速公路的收费期延长。理由是相关路段尚未还清贷款,依“统贷统还”原则,可延长收费期。 由山东论及全国,近年来高速公路延期收费的案例比比皆是。收费低导致无法按期还款,延期收费还债的理由似乎具有合理性。然而,在公路收支账目信息公开遮遮掩掩,延期收费决策未经听证的情况下,单方面强制要求公众多交“买路钱”,这样的理由仍难以服众。上述专项审计结果,让延期收费的动因更显可疑。
    理论上讲,公路具有公益性,在还清政府贷款之后,国有部分理应让利于民。但高速公路被称为“印钞机”,在建成后便可以实现真正的坐地生财、日进斗金,相关方面试图最大化延长收费期限的冲动难以抑制,部分变相多收费的公路被代表委员们指责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提款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资料显示,收费公路的还贷比例低,资金被挪用成为地方预算外资金的重要来源。而审计署2013年5月曾发布的5条高速公路竣工财务决算草案的审计结果也显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违法违规和损失浪费金额仍然动辄数以亿计。
    高速公路收费难“刹车”,乃至隐藏种种乱象,除了利益冲动,原因还在于法规之间的冲突,“统贷统还”与收费15年大限的规定存在矛盾。一方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关于收费年限的设置和高速公路还本付息的实际情况脱节,凸显了收费公路立法滞后性与地方财力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到了年限后还没有完成付息还本,债务缺口怎么解决,相关规定未予解决。其次,在是否延期收费这一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中,各地从未就此召开过一次听证会,公众参与决策的程度极低,缺少外部监督。此外,一条高速公路从立项、建设到收费、维护,因账务不够透明存在着巨大的寻租空间,成部分腐败诱因。
    公路收费关系到公众利益,在超期收费屡见不鲜,资金挪用乱象频仍之下,难免引发众怒。因此,高速公路收费有必要给出一份明白账,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透明化的体制。尽早落实收费公路及收费站名称、收费单位、收费标准、收费期限、通行费收支以及养护管理目标完成情况等信息应当按规定向社会公布的做法,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审计力度。同时,进一步立法明晰收费办法,对“统贷统还”模式予以明确的限制和规范,将公路收费纳入法治和民意的轨道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