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快评)缩小“基础养老金差距”要对症下药

(2014-11-29 00:51:09)
标签:

股票

李冰洁    

     11月内,江西、新疆、河南三地接连公布了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办法。据《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共有27个省份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相关配套政策也正陆续出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基础养老金省际差距正越来越大,差距最高达10倍,正常调整机制亟待建立。(11月28日《经济参考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何有差距?据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中央统一规定,为目前每人每月55元。第二部分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在60岁以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再加上政府的补贴和其他来源资金。理论上,第二部分养老待遇有差距是正常的,因为个人账户养老金有区别。而基础养老金不应该有差距。但事实却是,基础养老金不但有差距,而且差距高达10倍。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首先是没有一个合理的增长机制,不能实现动态增长,有的地方不主动提标,导致基础养老金多年不变,相较提标地区,差距就产生了,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有的地方不断提标,差距就越来越大。其次,有的地方官员政绩观有偏差,只注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轻视民生工程,只是照拨中央财政的基础养老金,本级财政舍不得把钱投在民生方面,必然会拉大基础养老金的差距。第三,有的地方财政不富余,想提标却没有能力提标,值得关注。
    解决基础养老金差距,需要对症下药,更要有硬措施。一则,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与GDP或CPI挂钩,实行自动上浮,使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持一致,或控制在合理同步范围内,既科学又十分必要。基础养老金要保障老人基本生活需要,如果物价上涨了,基础养老金雷打不动,其保障意义就会失色,变成了鸡肋,太尴尬养老了。
    二则,对于官员的政绩观偏差问题,必须要有刚性约束制度,迫使执政官员先保障民生,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防止官员执行价值观排序错位,影响民生事业发展,人为拉大基础养老金差距,伤害民生。
    三则,对“哭穷”的地方政府,要深入调查,看个究竟,比如,瞅瞅政府是不是存在浪费现象,是不是真的差钱,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解决,保障落后地区的基础养老金水涨船高,缩小养老差距,促进养老公平。
    基础养老金差距事关政策的统一性,养老的公平性,还影响到老年人口流动问题,即牵扯到户籍问题,容易造成地域排斥,不是小事,不能麻痹大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