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信)“蜡烛禁令”为何遭猜疑

(2014-06-30 00:17:39)

然玉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大理市古城保护管理局日前规定,从7月1日起,大理古城若停电,商户不得点蜡烛。
    有独克宗大火在前,大理引以为戒,正以前所未有的敏感,投身于一场防火大动员中。只是,“消防减灾”之名下,各利益主体的暗地争执,似乎就从未停止。以“停电不得点蜡烛”为引线,商户与管理者的对立情绪,俨然变得无法调和。毕竟,吁求公共治理的合理和可预期性,一贯是民众心底首要的诉求。
    “为了预防火灾,而制定种种规范”,大理古城保护管理局的所作所为,具备理所当然的道德合法性。然而问题在于, “不许点蜡烛”的规定,在很多人看来几乎不可理喻。其不仅有因噎废食之嫌,更影响了很多店家的生意营生。最终遭遇漫天非议,实在不足为奇。更有当地商户,指此举故意刁难,旨在逼缴“古城维护费”——凡此种种,当然纯属阴谋论调,却也将古城之内,那种互不信任、相互提防、彼此猜忌的心理状态,暴露无遗。
    更合理的做法是,大理古城保护管理局应充分征求意见、论证此举的依据与作用,乃至提供替代性的紧急照明方案。若无相应铺垫,在如今局面中,“不许点蜡烛”的规定,只会被商户理解为“没事找事”,而不会被视作保护古城的必要妥协。就这样,一次不成功的防火动员,不仅未能凝聚各方的共同担当,反倒扩大了本就存在的裂痕,可谓离题万里。
    保护古城,终究是“大家的事业”。其间,既需要主管部门强力统筹,也有赖于个体、商户协力参与。越是商业生态发达的地方,越是不缺表达、辩论和博弈。对于大理这样成熟的旅游重镇而言,当地商户极强的权利意识和发声技巧,无疑是对职能部门最有效的制约。于是我们期待着,疑似荒唐的蜡烛禁令,能在未来得以纠偏;我们更期待着,“大家的防火行动”能变得真诚、纯粹,直至真正超越功利猜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