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
6日下午,绵阳市人民医院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院务会关于解除兰越峰医生聘用合同的决议,88名与会职工代表全部投了“赞成票”。此前,因举报医院存在医疗腐败、过度医疗,兰越峰坐在医院走廊达700余天,被称“走廊医生”。(《新京报》5月7日)
“我的手足同胞向我举起了屠刀,逼迫得我只剩下生命。”言辞之间,不无悲情和愤怒。事件的最终走向如何,仍待观察。但“走廊医生”事件背后,却有不少值得反思和回味的东西。
耐人寻味的是,兰越峰一开始维权,并不涉及医疗腐败、过度医疗,只是单纯的个人利益或权益,当她高举绵阳市人民医院存在医疗腐败、过度医疗等大旗时,舆论哗然,媒体蜂拥而至。为何如此?这恰可说明医疗腐败、过度医疗最容易刺激舆论神经,毋庸讳言,一些医疗现象被轻易放大,一些人被迅速塑造成英雄,与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大有关联。无良医院确实有,过度医疗现象也确实存在,医疗腐败更容易激起公愤。如果真正遏制了这些病灶,兰越峰即便想拿这说事,再想“利用”公众对医疗腐败的愤恨也就不容易了。
最关键的,绵阳市人民医院的相关领导似乎确不那么干净。兰越峰举报期间,绵阳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涉嫌违纪被调查;兰越峰一次次“闹事”,却能一次次“得逞”或得到特别对待,医院工会出具的一份对兰越峰“人文关怀”情况汇总显示,从2010年至2014年初,绵阳市卫生局、涪城区卫生局、医院各级领导等分别与兰越峰谈话、请喝茶、请吃饭、约打牌、送手机达30余次。以至于医院有人认为兰越峰“闹而优则仕”,还有医生怀疑兰越峰“握住了医院的把柄”。试问,兰越峰究竟抓住了什么把柄?
真相很稀缺,也许永远无法还原所有的真相。而人性是复杂的,利益纷争是现实的。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中,切勿随便将一个人打扮成英雄。更重要的是,将兰越峰解聘,却“解聘”不了真相,更解聘不了所存在的问题。如果问题犹在,也许还会有下一个兰越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