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快评)谷歌眼镜能拍下多少“在场的权利”

(2014-04-22 00:41:10)
标签:

杂谈

王聃
  
    因为与“谷歌眼镜”的搭配,城管再一次没有意外地成为新闻。20日下午,江苏常州市天宁区城管执法大队的官方微博转发了一位城管队员戴着谷歌眼镜、穿着制服的图片,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这副谷歌眼镜其实是大队的一位叫蒋佚凡的队员自费购买。其表示,在执法过程中,一旦有突发情况发生,用谷歌眼镜能够更好地保存现场证据。大队负责人则表示,从过去经验看,配备带有摄像头的设备对规范队员执法有促进作用。(4月21日《扬子晚报》)
    所谓谷歌眼镜,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它指的是由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对此,当事人和城管大队的负责人在强调谷歌眼镜的实用性,而网友更多质疑的却是它会否成为某种公款消费后的“标配”,以至相关领导不得不专门否定。
    我们从不否定现代执法中技术的必要性,甚至同样不怀疑谷歌眼镜理论上存在的进步性,但当事人与围观者对其完全不同的两种看法,可能本身就折射出了单一工具对于缓和城管问题的有限作用。不错,拍摄视角相对灵活的谷歌眼镜能够拍摄下全面的城管执法现象,直至提供“在场的证据”,但它真有迅速有助于去建立起一种平等的执法关系吗?诚如刚刚发生的浙江苍南城管风波,在执法过程种城管队员也进行了全程录像,但最终还是演变成几乎不可收拾的公共事件。
    这已是再明白不过的昭示:有无谷歌眼睛,其实远不是城管冲突的决定性因素。相反,在不少场景中,公众邂逅的却是拍摄城管执法的路人常常招致其围殴。一边厢在强调自身佩谷歌眼镜的益处,一边厢不能容忍民众对执法过程录像的现象仍旧在发生,这说明的是城管执法本身的左奔右突。当然,天宁区城管执法大队负责人明确表示,执法遇到市民拍摄时,决不允许队员阻挠、干涉。但此种要求真能兑现为执法时队员的自觉吗?要知道,权力滥用之下,再美好的规定也可能被扭曲。
    试问,谷歌眼镜能够拍摄下多少“在场的权利”,或者进而反问,到底该如何来重建城管队员和执法对象间不再包含冲突的关系?答案其实已经被无数次地提及。重要的是修一部约束之法,将城管权力关进笼子。只不过,这会是漫长的过程,所以当前最务实的路径,仍是在不再对其“扩权”之外,更多加入考核与约束的外在力量。毫无疑问,城管这个职业已经被贴上了足够多的负面标签,乃至整个社会对其都形成了刻板成见的意见,修复必须务实与加速——以此来对照,一个城管队员个人的谷歌眼镜配备虽然充满了善意,但依旧不是正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