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周末话题) 学生春游之惑
			
					(2014-04-13 01:07:25)		
		
						
		
			    
4月10日上午11时左右,一辆载满小学生的客车在海南省文昌市发生侧翻,当场造成8名小学生死亡。如今,安全因素已经成为很多中小学校放弃春游的重要顾虑,学生抱怨“春天在哪里”;还有昆明小学生吐槽春游无新鲜感,6次去同一景点,“年年春天来这里”。游还是不游,如何取舍?学校春游又该如何破除“安全魔咒”? 
   
正方 中小学生春游不必因噎废食
付彪
  在这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的时节里,孩子那么盼望能有一次集体春游。然而,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虑,不少地方和学校闻春游色变,有的甚至禁止学校组织集体春游。
  春游,自古便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一幅描绘古时老师带着学生在春天外出踏青、接受大自然洗礼的图景。对于孩子春游,沈阳市著名教育专家于永昌表示,“学生春游能在户外感受季节交替变换,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对成长非常有益。”
  可见,于中小学生集体春游而言,的确不应怀有一种鸵鸟心态,甚至因噎废食取消学生春游。春游本无原罪。作为学校和老师,我们应当明确,满足学生正常成长发展的校外活动需求和保障学生的安全,都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不能偏废或推诿。海南这起事故,虽然原因出在“雨天路滑、司机操作不当”,但对于组织者来说,无论在春游时机的选择,还是对车况、司机技能的要求等方面,都无法掩盖其保护孩子安全的失职行为。
  消极保安全不是取消春游的理由。如何破解“春游之惑”,防止“春游之祸”,并非无从化解。比如,学校要严格按规定办事,落实春游报批、风险预测、安全预案、车辆检查、司机遴选等制度,也可专门为孩子们购买人身保险、医疗保险,未雨绸缪在先,切实将每个环节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同时,对于政府、相关部门及家庭来说,都需要共同为孩子们织牢春游的“安全网”。如此,“安全春游”就不难做到。  
   
       
反方 学校“包办”春游的模式已行不通
毕晓哲
   
客观而言,学校和学生家长都知道将学生“圈养”起来的教育是不称职和不合格的,但为什么学生们的春游愿意在时下就是无法落实?实际上与社会发展现状相关。过去,到郊区野外春游多是通过走路实现的,路上没有什么车辆,出游的学生们基本上也与交通安全无关,更不会存在时下的选择什么旅游公司的纠结。而时下呢?城市日益发达,“走路”到野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面临不可测的安全因素必然增多。也就是说,现代社会城市的春游和过去年代的春游,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社会春流成本更高、未知的安全隐患更多更大。像过去年代那样“想走就走”也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此前,南昌一名小学生想春游,特意给校长写了一封信,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很赞同你的想法,我们是应该去春游。但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我们学校不能每年都组织全校同学春游和秋游。”校长的回信正是学校在组织学生春游面前面临的无奈和尴尬。理论上,学校已经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承担孩子们春游的责任了。时下由学校组织的春游次数越来越少,反而是理性的。
   
如何破解春游难题?在笔者看来需要的是探索一种新型的现代社会春游模式,将学校集体组织、学校“包办”的单一形式,变为多种方式、多元参与的模式。将更多的孩子春游计划和实施交给家庭和家长,更多地从学校集体组织的“高大全”的春游模式向家庭个体式和少部分学生及家长自我组织的“小散松”方式转变。
   
   
建言  
完善活动预案 重提安全细节
耿银平
   
让校外活动的预案和安全细则达到“细化到魔鬼”程度。对活动中的每个细节,认真精细达到吹毛求疵的程度,也不为过。
   
这一点,不妨学学其他国家的做法。比如英国的外出活动,活动预案要有详细的风险评估:活动存在哪些危险因素?对学生可能造成哪些影响?有何种措施可以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活动组织者能否采取这些措施?紧急情况出现时应采取哪些行动?连师生比例都有详细规定,确保每位孩子得到安全照顾。比如日本的做法,日本幼儿园和学校要组织孩子们外出,之前的工作量非常大,比如幼儿园的郊游,每一位家长都会事先拿到一本小册子,里面详细的记录了时间安排、路程、饮食、注意事项、各个班级的领队老师,还有参加人员每一个人的座位表等等。几乎是事无巨细。甚至连车上座位谁和谁挨着,都要提前安排好。再比如对相关路线,有关老师以及汽车司机,应该先踩点,先走一遍,路况熟悉了,司机心里有数了,就能确保万无一失。
   
如果海南的这所学校以及更多学校做到了这种精益求精、严谨认真、毫不懈怠,让“儿童成为社会一切福祉的最先享受者,一切灾难的最后蒙受者”,这样的“春游悲剧”本是可以避免的。
   
不妨请家长一起参加春游
蔡毅
   
这起事故发生后,才知道此次春游活动没有报批,学校也没做安全预案,家长更不知情。
   
其实,包括春游在内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单纯是学校的事情,如果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组织家长参加好处多多。首先,给家长分享亲情的机会,孩子与父母一起外出游玩是难得的亲子互动;其次加强了家校联系,使学校与家长的关系更加紧密;再次,家长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在春游的过程中,做好孩子安全监护,帮助教师加强对学生管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重要的是,家长监督学校行为,如学校必须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备案、做好安全预案;家长监督司机,做到安全驾驶、让孩子系好安全带等,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等。
   
春游前以印发征求意见书等形式征求家长意见,并且邀请家长参加春游,不仅落实了家长的知情权,而且使学校的准备更加完善、安全工作做得更好,一举多得。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