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信)“星落屋毁”忧虑下的反思

(2014-03-15 00:54:11)
 邓海建
    在近日举办的政协会议上,文艺界小组讨论中“影视剧的审查”成为热门议题。张国立表示,如果国内拍《纸牌屋》肯定无法通过审查;拍《来自星星的你》肯定会被指责为“渲染怪力乱神”,然后被毙。记者采访了多位业界人士,详解影视剧的审查制度中“隐形规定”,即制作者靠经验自觉规避的情节禁区。(《半岛晨报》3月14日)
    人生五颜六色,电视黑白无常。就像有家长关掉电视给孩子屏蔽出一个“完美世界”一样,电视剧审查制度也给观众屏蔽出一个“洁版”的桃花源。按照现行的电视审查制度——“主人公不能太花心,小三不能有幸福”、“80后未婚生子情节一律绕道”、“有犯罪就必须有警察,自杀情节不能是社会原因”、“拒绝鬼魂,‘异能’人士只存在于儿童剧”、“校园内不能有早恋,不能有暴力”……把真实的生活撇在了身后。
    去年,有媒体如此评价国产剧,“在我国电视剧中,拧巴是常态,纯粹是变态。用武侠外衣包装的军旅剧,‘抗日奇侠’式的效果,倒成了中国范儿里的日常。”有人甚至认为,“对于一直欲求不满的国产剧,它在逼仄空间里的转换腾挪,也产生了一种半酣畅半古怪的美学意味。”于是结果就是:观众怪编剧,编剧怪制度。
    文艺界人士对国产剧审查可能导致“星落屋毁”的担忧表明,审查制度确实需要转身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就下发了《关于试行国产电影属地审查的通知》,明确电影审查在实行“一备双审”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放审查职权,将影片终审职能下放到省级电影行政主管部门。那么,电视剧何尝不需要“简政放权”呢?这里当然是两层意思:一者,审查是必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再是市场化的文化产品,总有底线和框框的考量。二者,过度审查是有弊端的。不仅扼杀创作能力与创意水平,也令市场走向僵化与畸形。尤其是在国际竞争中,令文化输出能力雪上加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