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崔
受寒潮影响,昆明近期连续多日低温,天气预报气温最低时只有3℃。对于没有供暖设备和烤惯了冬日暖阳的春城居民来说,这几天格外难熬。
寒冷阴翳之下,居然供气也不给力!好不容易等到周末,我本想给自己做顿大餐犒劳一下辛苦了一周的身体,周六傍晚6时左右开始做饭,单单煮开半锅冷水,就花了足足40分钟。只见灶头火苗若隐若现、时有时无,仿佛吹口气就能将其“就地正法”,让人恨不得点根蜡烛塞到锅下,以助火势。原本计划做几道大菜,一看火苗那要死不活的样子,赶紧改吃泡面。
一直到晚上11点,煤气灶的火苗才基本恢复常态,大概是因为做饭的高峰期过了。我裹着厚厚的被子躺在床上想:难道天气一变冷,就需要“错峰做饭”吗?同时暗暗庆幸自家热水器不用燃气,不然如此寒夜,吃不好外加洗不上澡,得有多么郁闷。
而这样的倒霉状况,10月份已经出现过一次了。彼时昆明连下了几天小雨,气温骤降,部分片区煤气供应不足。当时负责供气的云南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启动了应急预案,甚至停掉了部分工业用气,以补居民生活用气缺口。但据我再次寒夜吃泡面的经历来看,即便启动了应急预案,效果也不甚理想。
这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呢。我们的城市是不是太脆弱了?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昆明的能源需求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城市的抗风险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