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由谈   警惕那“头脑一热”的罪恶

(2013-11-28 00:07:34)
标签:

杂谈

公孙好

    11月27日,备受关注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在上海二中院开庭审理,被告人林森浩被指控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林森浩否认自己与黄洋因琐事不和,“当时愚人节要到了,黄洋说他要整人,还拍着我同学肩膀,我当时想,那我就整你一下,后来要去实验室,头脑闪过以前有同学用毒物害人的事情,头脑一热就……”(11月27日新华网)
    复旦投毒案,这一压在很多人心头的疑团,终于到了水落石出的一刻。在此之前,我们早已进行过关于大学寝室关系的讨论,无数次揣测林森浩与黄洋二人之间的矛盾。我们难以想象,究竟是多大的仇恨,才能让一个高学历者对室友施以毒手。现在投毒者终于说话了,我们等来的却也只是一句“头脑一热”。
    真是罪恶的“头脑一热”。是的,这太轻飘飘,太匪夷所思了。但事实往往就是这样,并非所有凶手都蓄谋已久。事到如今,林森浩恐怕没有必要再隐瞒什么。按照他的说法,他和黄洋两人关系一般,“不是特别铁,有时互相之间看不惯,他觉得我没生活情调,我觉得他有点自以为是,但平时聊天也会讲到人生理想”。就此来看,事发寝室中的人际关系并不极端,在全国所有学校的寝室当中,这种不冷不热的室友可谓数不胜数。林森浩甚至只想整一整黄洋,“他知道黄洋喝得很少,而且实验中大部分老鼠并没有死亡”,所以他一直安慰自己这只是一个病程”。然而,黄洋最终还是不治身亡,这场愚人节前可怕的“恶作剧”,也就成了实实在在的罪恶。
    这要命的“头脑一热”。大家生活轨迹迥异,家庭出身不同,性格脾气各样,一旦成为室友,难免发生磕碰,出现矛盾也是正常的。好像那句话所说:“世上最幸福的夫妻,一辈子里都至少有200次想离婚,50次想掐死对方。”将其放在朝夕相处的室友身上同样合适。敏感而躁动的青春,自卑又自负的心灵,对后果的无知而又无畏,还有巨大的学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头脑一热”可说是在所难免。而这恰恰也是最应该值得警醒的。
    复旦这起命案虽然有“高学历”“投毒”等明显的关键词,这是吸引眼球的要素,但将其标签化并不合适。因为少了这些标签,也不影响其他恶果出现,毕竟能伤人的东西比比皆是。所以,我们最需要的还是在可怕的想法和行为之间,用理智筑起一道高高的防护墙。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反省,时时警惕。
    当然,林森浩还提到,朱令案至今没破案给他直接刺激。这当然是朱令案悬而未决的负面影响,但最根本的还是林森浩心存侥幸的表现。一念为善,一念为恶,这是必须咬住的信念。在任何伤害别人的问题上,都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因为,一旦片刻把灵魂出卖给魔鬼,魔鬼都可能左右你一生的命运。恶果不是我们能承受得起的,这才应该是复旦投毒案案留给所有人的“直接刺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