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话题)“乌龙”之伤
(2013-08-18 01:07:33)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楼塌了”——2013年8月16日,因光大证券而起的、目前被定义为A股“史上最大乌龙指”事故将在中国金融史上记下深刻的一笔。沪深股市在当日波动幅度超过5%,沪指出现6年来最大震幅,两市震荡差距超万亿,无数股民震惊于当日股市怪异走势。
编者历览这一事件的相关报道发现,各媒体都不吝以最夸张的词汇来予以形容:“一飞冲天”离奇一刻、脉冲式急速拉升、神奇狂飙、瞬间井喷、惊魂24秒、历史罕见……网友也调侃,万事反常即为妖,A股当日的表现堪称“妖市”。还有人开玩笑称,以前只知道“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而如今则有幸见证了“超现实魔幻主义经济”。
究其原因,是交易失误偶发的事故,还蓄意操操纵套利的阴谋,还要等上交所和上海证监局的调查结果。探其结果,光大证券无疑正面临成立17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而“乌龙指”一点,股民有的哭有的笑。就赔偿问题,一个疑惑是,如果亏损的能索赔,那么获利的是否要退还其得利?对光大的追责是必然的,但从更深层次讲,这次事故带给我们的反思和教训远不止个案本身。券商在内控机制存在的漏洞,国内股市交易制度方面的缺陷——内外风控体系如此虚无。从中小投资者的角度,我们要问一句,中国股市安全为何如此“脆弱”?与美国股市类似的“熔断机制”是否该纳入交易监管措施考量?
反思 “乌龙指”点中投机“穴道”
李云
8月16日,众股民和他们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一场游戏一场梦”,让不少股民由短暂的“盈利”迅速“亏损”,又被死死套牢。股民在期待真相大白的同时,在及时完善监管漏洞的同时,也有必要反思自己的跟风行为。
“乌龙指”点中了股民的“穴道”。在此次事故中受损的股民,都有几成“跟风”的心态。“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也许是低迷的股市造就了浮躁的股民与躁动的投资,“赌一把”作祟,“碰运气”主宰,缺少理性的思考与判断,更谈不上成熟的心态和经验。“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了这一次“乌龙指”的点穴之后,股民能否增添些睿智呢?
呼唤
更应读懂股民的牛市期盼()
朱慧松
8月16日,中国股民犹如经历了一场“愚人节”,不仅空欢喜一场,还可能蒙受损失。此次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十分诡异,有诸多可疑情况,究竟是操作失误,还是蓄意为之,隐藏着什么阴谋。非专业人士不好下结论,职能部门应展开深入细致地调查,给公众一个让人信服的说法,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而有个现象耐人寻味,“神奇”一幕出现后,形形色色的超级利好传言是铺天盖地,说得有鼻子有眼,很多中小股民伙伴们的第一反应是惊呆了,随后是群情激昂、热血沸腾,乃至激动得热泪盈眶。在众多跟帖中,不少人对利好传言分析得头头是道,乃至坚信新一波牛市行情就此起步。这说明了什么?很多中小股民对牛市已是望眼欲穿,以致患上了“利好饥渴症”。
长期以来,中国股市都是牛短熊长,而从6000点跌到眼下的2000点,这波熊市格外漫长。很多中小股民伤痕累累,身心俱疲。面临着经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就如同一个溺水者,把每一次利好传闻都当成了救命稻草。其中固然有部分中小股民炒股不够理智的因素,但更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我们的股市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希望有关方面能从此次“乌龙指”事件中读懂中小股民对牛市的期盼,让其成为中国股市规范发展的一个起点,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推出行之有效的举措,彻底改变中国股市重圈钱轻回报的局面,对股市里的黑幕、违规现象重拳出击、露头就打,让股市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让股民能真正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蹊跷 是否是现实版《窃听风云》
普嘉
中国股市“过山车”,一个错单搅乱一个大盘,这一幕让人想起香港电影《窃听风云》,影片旨在揭秘香港股市“黑暗”内幕,在法律空隙中专营灰色地带。犯罪团伙巧妙布局窃听监视阵仗,秘密刺探内幕交易,个人贪念引爆金融界山崩地裂。发生内地的这起“乌龙”事件,比《窃听风云》所描绘的故事还让人心悸。“乌龙”意味着失误、搞错,不是故意的,但一面之词不能无法让所有股民释怀,难以服众:这到底是不是一个蓄意操控股市的局呢?如果不是下单失误的“乌龙”,那么事件就要升级为案件,依法追究涉案人员操控市场的刑事责任。否则很多人会以身试法,事后用“乌龙”的说辞就能把责任推干净。
这起事件是如何发生的,“乌龙说”的版本就有好几个。但诡异的股市震荡,“乌龙说”难以服众,要知道不少空头投资者在这场百点异动中被瞬间屠杀,而光大期货却在事件中赚得盆满钵满。光大期货在早前的几天连续增持期指多单,当日反手做空,仅仅新增的7000手空单盈利将达到2亿元。如果“乌龙”的始作俑者,还能在自己的失误中获利,你很难不怀疑这是否是蓄意而为。该事件涉及千万股民的切身利益,动摇了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期望在所谓的光大证券“乌龙”事件调查中,不单单有证监会的介入,侦查机关也应该有所行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