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贵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昨天下午,号称将高达838米、比迪拜塔还要高10米的“世界第一高楼”——“天空城市”在长沙举行基础开工典礼。与它的高度一样让人惊讶的是它的建筑速度,据说,到明年四月,这个庞然大物就将正式封顶。
传说已久的“世界第一高楼”终于破土动工,这个消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自从长沙要建“世界第一高楼”的消息传出后,从学术界到舆论的质疑之声就从未停止过。情理之中的是,“世界第一高楼”的金字招牌足够有诱惑力,也十分符合一些地方政府好大喜功的权力口味。
对于“天空城市”的质疑,主要集中于安全性方面。其一,承建方远大集团,原本以中央空调为主业,只是近几年因“可持续建筑”概念在业界风生水起,该企业究竟有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其二,7个月建成一栋202层的摩天大楼,带有极大的实验性质,能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建筑不是纸上谈兵,一旦投入便不可逆,如果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远大用的这套建造技术在国际上没有先例,承诺造价相对又是非常低的,只有两种可能,要不就是它在建造技术上有惊世之举,有非常邪门的突破,要不就是一个骗局。这并非耸人听闻。
退一步说,即便“天空城市”的安全性有了充分的保证,是否就具有了合理性呢?未必。除了安全性,其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价值仍须接受拷问。按照长沙望城区政府与远大集团签订的战略协议,世界第一高楼预计7个月内建成,吃、住、工作、读书、购物、就医均可在这栋楼里一站式解决,总投资达到52.5亿元。这看上去很美好,颇有点赶超目前的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的意思,但问题是,如此庞大的投资,必须以雄厚的财政和强大的消费能力作为支撑。不妨比较一下:阿联酉2010年的人均GDP达到49000美元,几乎是长沙的5倍。迪拜是世界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长沙能与之相提并论吗?
看到长沙将建成“世界第一高楼”的消息,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它的气派和奢华,而是一个叫杨丽君的女孩。3月22日晚9点多,长沙突降暴雨,21岁的邵阳女孩杨丽君不慎落入无盖下水道。事发后,长沙全城总动员,寻找和搜救杨丽君。不幸的是,2个月后,杨丽君的遗体在岳阳的湘江水段被发现。“坠井女孩”之死像一个巨大的隐喻,提醒人们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我们的城市在日益现代化的外表下,还有着脆弱不堪的基础设施。建造“世界第一高楼”,也许并不可耻,但在下水道都能吞噬生命的语境下,就显得非常可耻。
与其说“天空城市”是一个投资项目,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个权力图腾。在决策者看来,它的现实意义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世界第一高楼”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以及标志性建筑所彰显的权力“伟迹”。这种无限膨胀的权力冲动,比站在838米的高楼上向下俯视更令人生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