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租禁令与“何不食肉糜”

(2013-07-19 00:06:41)
标签:

杂谈


    
   
白翎
    北京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规划委会同市卫生局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公布我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群租进行了界定,明确规定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每个房间居住的人数不得超过2人(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等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人民网 7月18日)
    禁止群租的规定,算不得新鲜,2010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就提出,禁止“群租”。北京多部门联动共治群租,大部分原因在于群租带来的治安、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倍受各方关注,引发了大量信访投诉,扰乱了租赁市场秩序。不过,没有了最基本的容身立命之处,包括北漂在内的“都市蚁族”,要何去何从?可以预估的后果就是,低收入者或面临被迫离京的窘境。
    如果政策也有温度,那么,这条群租禁令更多的是让人感觉冰冷。众所周知,群租者选择的群居生活,并非因为爱凑热闹,实是现实所迫。7月14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地房租已连涨52个月,北京的房租收入比已高达40%,远超25%的适宜范围。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单套房平均租金价格已经攀升至3660元,较2008年大涨了82%,学区房3室1厅月租更高达1.2万元。群租,可谓是大多数收入普通的北漂最初立足的唯一选择,笔者2007年左右也曾有过短暂的北漂生活,当时,一间被隔断成七八个小间的隔板房成为寻找多日后的落脚处,每一小间面积不到10平方米,但租金达850元左右,有窗户的房间租金会更高一些,内部放一床一桌便已几乎腾挪不开身。由于每个小间之间只有简单的木板隔断,可谓是鸡犬相闻,与群租无异。这已是让人颇为心酸的居住条件,更别提近日有报道称,北京东三环附近80平方米出租房里住25人,还有曾经排查小区房屋的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见过一户居然住了50人左右,“看起来像火车的卧铺。”这样的“鸽子笼”式群租,旁观者可当奇闻,当事人怕仅能在内心酸涩的同时外表故作坚强,支撑他们的唯有对梦想的坚守。
    关键还在于,禁止群租之后,蚁族是否有更好的出路?在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城市,外来人口要想申请到公租房并非易事,更勿论僧多肉少。那么,从租房市场寻找落脚点必定仍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群租者,乃楼市虚火之下被炙烤的弱者,解救他们,或降温灭火,或给他们一个“温度适宜”的立足地,而非简单将“烧烤架”抽离。改变群租乱象,仅有从增加房源和降低租金入手,加大廉住房与公租房的建设力度,出台房屋空置税加大房屋供给。一禁了之的做法,治标不治本,治理结果也堪忧。倘若只想着快刀斩乱麻,单纯地打翻“蚁巢”,挑破“鸽子笼”,给蚁族们一个这样的出路:“何不食肉糜?”不仅是懒政思维,也缺乏最基本的人性温度。毕竟,群租房内,有多少艰难安放的青春。而每一个租房政策,都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温度和胸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