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信)“某”字当头的暗访怎会有事?

(2013-04-19 00:20:20)
标签:

杂谈

辛木
   
    据群众反映,一些驻京办的公款吃喝现象严重,央视记者来到北京北四环边的某单位驻京办事处,一到现场记者就发现一部有着特殊牌照的黑色奥迪车。服务员称,我们是中石油的,不会有人来检查,我们自己领导都来这吃饭,没事。(4月18日央视)
    央视记者一共暗访了一家高档饭店、一家驻京办事处。整个过程中,进入央视镜头的只有饭店经理和驻京办事处服务员的下半张脸和一辆模糊不清的汽车,字幕显示,饭店是万寿路的某饭店,驻京办事处则未显示,只是从服务员口里传出来了“中石油”三个字。无论是视频中出现的字幕,还是报道中的解说词,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只是一个“某”字。传达到观众那里只有这么两个方面的信息:第一,公款吃喝仍然严重,尤其是一些驻京办更是如此;第二,这些饭店机构没人查,不怕查,“没事”。
    但是,央视暗访的饭店和驻京办究竟分别是哪家?黑色奥迪车的牌照究竟是怎么个“特殊”法?这个本应在新闻镜头中出现的重要信息竟然一概被央视有意屏蔽掉了。这就是说,这两饭店和驻京办惊人的公款吃喝的秘密虽然被央视给窥见了,但也丝毫无损于皮毛,仍然和过去一样“没事”。
    既然是揭露公然顶风的公款吃喝现象,那就应该将被揭的对象和盘托出才是,为什么还要遮遮掩掩的呢?话又说回来,既然如此藏头露尾,那只能意味着,对方确实像他们自己所声称的那样,很有势力很有影响,确实不怕有人来检查,以至于连央视都不敢明确点出对方的真实身份。
    公款吃喝现象之所以积重难返,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公款吃喝现象极为普遍,所有的违规者都隐含在一个笼统的“现象”之中,即使是有媒体实施监督,也很少点名批评具体的单位和个人。有时实在难以回避了,也要用“某”字代替。这样,那些“不幸”遭到监督的对象,同时也被“幸运”地呵护起来了,连真名真姓都无从泄露,还怕什么媒体监督?既不会有人来检查,又不怕媒体监督,公款吃喝再怎么严重,又能有什么事?
    暗访当然不是央视用“某”字代替一切的理由,暗访只是被暗访的对象被蒙在鼓里罢了,但也不应该把观众也都蒙在鼓里,至少应该让观众知道,这个房间爆满、菜品昂贵、“不会有人来检查”的驻京办是哪家?那辆黑色奥迪车的牌照又怎么个“特殊”法?它的主人究竟是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