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关注)轻视劳动者,经济社会发展之痛

(2013-04-16 00:17:06)
标签:

杂谈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新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纪宝成感慨道,现在的职业教育招生困难,有的高职院校录取分数中还不足百分,上高职往往是无奈之余的选择。究其因,是因为现有的制度使年轻人“拥抱资本、疏远劳动、轻视劳动者”,导致职业院校受冷落。(《中国青年报》4月15日)
    纪宝成既讲出了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还指出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大症结。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来看,劳动力素质对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有重大影响,如果职业教育的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将受制,堪称一种内伤;同时,“轻视劳动者”也使得职业和劳动在概念上分出了贵贱,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所以,这种价值观的流行,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难以承受之痒。
    “轻视劳动者”的现象,是对普通劳动者制度歧视的产物。一直到目前,对普通劳动者的实质性保护仍嫌不足,不少企业并不完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劳动者的基本待遇,而且凡涉及劳资纠纷,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对资方有意偏袒,使得劳动者的维权成本很高,维权成功的机会十分渺茫。如此背景,使得人们对于从事普通的蓝领工作颇多忧虑,毫无信心,从而直接影响到对于升学意愿的选择。
    制度歧视久了惯了,甚至逐渐形成了文化歧视,乃至普通劳动者开始出现职业和身份的自卑。言及此,眼下就有一个鲜活的例子——2000年因卖肉而闻名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近日回北大时痛心地表示:“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据说他说这句话时“几乎哽咽”。其实,在他最初卖肉之时,大学毕业生下海、体制内人士辞职创业的事情都不鲜见,相信他当时选择卖肉这一行业时,肯定没有现在这般自认不堪。他现在这么说,不过时势使然——当上公务员、终于进入体制内的陆步轩,应该是通过对比,清晰地体会到了做一名普通劳动者的痛楚之处。
    正因如此,虽然我一直认为北大毕业生卖肉也是正常的事情,但对陆步轩此次的表现倒也能够理解,相信他并非矫情。
    有人或许会说,这种文化的歧视与自卑与传统有关,其实并非如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相对崇尚“劳心者”,虽然将社会分为“三教九流”,虽然充满对某些社会阶层的歧视,但歧视一般并不及于真正的“劳力者”;相反,譬如像“躬耕陇亩”,还是相当光荣乃至高贵的行为。
    所以,要纠正“轻视劳动者”这种社会风气,惟有从制度入手,当普通劳动者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制度公平,从普通劳动也能够获得足够的收入和尊严,这种风气自然会被扭转,经济社会发展自然也就走上更健康的轨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