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家之言)退不了的院士和改不了的章程

(2013-03-14 00:40:05)
标签:

杂谈

此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近日表示,依据章程,工程院不会主动撤销“烟草院士”谢剑平的资格。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潘云鹤表示,工程院正在对谢剑平做劝退工作,但对方不接受。(昨日《春城晚报》)
    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一直争议未断。然而一件众望所归的事情,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潘云鹤强调,权力必须放在法律的笼子里,对此事的处理也必须按照规章来办。这话不无道理,但按现章程,如要取消谢剑平的院士资格,只有他本人主动请辞这一种方式。“已经劝了,劝了不退”表明,关于撤销谢剑平的院士资格的问题,正在演变成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学术闹剧。
    改变这种尴尬局面的办法只有一个,即修改章程。耐人寻味的是,去年两院大会前夕,工程院主席团对“烟草院士”解决方案曾进行表决,对于“复议谢剑平院士资格、修改工程院相关章程”一项,经投票后未通过;对于“从维护工程院声誉和全国控烟工作大局,建议其本人提出辞呈”一项,大多数人投票同意。人人都知道谢剑平院士“劝而不退”乃是由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然而改变这个不合理的制度,却又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这是一个类似于“第二十二条军规”式的无解困局。
    谢院士本人不愿主动请辞,这不难理解。作为我国最具权威的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不仅是一种很高的学术荣誉,也附带着巨大的利益。譬如申请学术资金,参加商业活动,一顶院士的头衔,都是极具含金量的。面对如此宝贵的学术资源,搁谁也不愿轻易舍弃。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何大多数院士不愿修改章程,撤销谢剑平的院士资格。谢院士目前所面临的舆论压力,不只是对他个人学术能力和学术价值的一种否定,事实上也对整个中国工程院的公信力提出了挑战,谁也无法独善其身。牺牲谢剑平一个人,换取所有院士的清白,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或许,我们只能解释为:因为这个不合理的制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无法修改。从谢剑平莫名其妙地当选,到如今饱受争议,足以说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选举既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其考核体系的公平公正也很难得到保证。谢剑平的今天,很可能就是其他院士的明天。譬如中国工程院中,就有不少官员和企业家,他们的学术水平和资格,就一直受到舆论的广泛质疑。从这个意义上说,撤销院士资格只有“本人主动请辞”一种方式,其实是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那些“问题院士”。而从“修改工程院相关章程”经投票后未获通过看,“问题院士”的比例还不低。这恐怕是让公众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无论是劝退不了的院士,还是修改不了的章程,其实都说明一点,当下的中国工程院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机构,这不仅不利于学术进步和学术创新,还很容易滋生学术腐败和学术欺诈。打破封闭,走向开放,随时接受外界的监督,才无愧于最高学术机构的盛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