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海
初七初八,开工吉日,不少店面都会点上鞭炮,图个喜庆,在长沙远大路开彩票投注站的李女士也不例外。只是,她没想到,没多久有环卫工人上门讨要红包,不给红包后,喜庆的场面还闹成了僵局。有环卫工说,“不给红包,就自己扫门口的鞭炮纸屑吧。”(《潇湘晨报》2月17日)
环卫工以不清扫垃圾相要挟,向商家讨要红包,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妥当的。不过有意思的是,环卫工并没有因此遭到一边倒的谴责,而是得到了相当数量网友的同情。很多网友都认为,燃放鞭炮的商家应该给环卫工红包。个中原因,颇耐人寻味。
其实对于很多事情而言,在法律和道德的尺度之外,还有一个人情和人性的尺度。我们可以设想,如果那些收入微薄、顶着寒风一遍遍清扫马路的环卫工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姐妹,我们是不是还好意思把马路弄得一片狼籍呢?
节后开业燃放烟花爆竹给环卫工带来的劳动量有多大,去年1月30日《三湘都市报》曾经有过报道。同样是在长沙,同样是正月初七,去年这一天环卫工共清扫烟花爆竹纸屑300余吨。为了讨个好彩头,商家不在乎花钱买烟花爆竹,但他们同时也应该对给环卫工增加劳动量的行为有一点点歉意,这是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
有网友跟帖说,要是在台湾,这种情况不用等环卫工要,商家会主动把红包奉上,这已经成为一种民俗。给环卫工包个5元10元的红包,只不过相当于多买了一挂鞭炮。商家为了图个吉利就给人家增加很多工作量,包个红包其实也未尝不可。这几块钱的红包就算给孩子当压岁钱,恐怕很多孩子都会嫌少。
弱势群体当然不是做什么事都有天然的合理性,但正如村上春树所言,“在一座高大坚实的墙和与之相撞的鸡蛋之间,我永远都站在鸡蛋一边。”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关心弱势群体,竭尽所能让他们有更多收入,过得更好。
当然,这并不是认可环卫工索要红包的作法,而是同情他们所处的地位。面对收入微薄的环卫工,商家本可以在开业时不菲的鞭炮支出里,再加上几个小小的红包预算。这样,既尊重了别人,又得到了祝福,未尝不是锦上添花之举。真的希望,每逢此时环卫工们都能得到一个红包,而不要等他们说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