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家之言)“领导阵容庞大”折射文化单位的边缘化

(2013-01-26 00:59:03)
标签:

杂谈

此飞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新一届陕西省书法家协会“领导阵容庞大”,主席、常务副主席等加起来足足有64人之多,感慨“膨胀得也太厉害了”。爆料人称,上述成员中不乏在职及退休政府官员。(《南方都市报》1月23日)
    书协选出64名领导,的确让人叹为观止,但环顾现实,也就释然了。试想一下,如今哪一级政府部门不是人员慵忡,动辄七八个秘书长,十来个副县长?哪一个行业协会的领导不是人满为患,让人感叹“领导比干活的多”?“领导多”乃是一种常态。面对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的64名领导,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故作惊诧,五十步笑百步。
    针对如此庞大的领导阵容,公众的质疑大致集中于两点,一是这些领导何德何能,又有什么样的书法造诣,可以胜任书协领导之职?二是书法家协会有必要设置这么多领导岗位吗,意义何在?其实这两个问题都没有问到点子上,算不上好问题。前者而言,一名行业协会的领导所担任的职务,很大程度上只与其领导才能有关,而与其专业水平并没有太必然的联系。一个杰出的书法家未必能当好书协的领导,而一个对书法艺术一窍不通的人也未必就不能当成书协的领导。领导本身分两种,一种是专业型,一种是管理型。而所谓管理才能,旁观者是无法揣测的,尽管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的这庞大的领导阵容中,肯定不乏沾名钓誉之辈,但从专业角度质疑,显然有逻辑漏洞。
    至于“设置这些多领导岗位有无必要,意义何在”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当然有必要了,并且意义重大。各行各业本质上都存在着“靠山吃山,靠吃水”的问题,这句俗语用比较书面一点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依靠专业特点和优势来获取资源。书法艺术虽然在中国渊远流长,但在市场化大潮下,不得不承认,已然风光不再。然而书协这样一个偌大的组织,要维持正常的运转,要举办各种活动,要普及书法艺术,经费决不是一笔小数目。何以解忧?靠自身的能力显然解决不了,只能向方方面面“化缘”。这些在职和不在职的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多少都有一定的话语权和人脉关系,给他们一纸书协领导的虚职,换来书协的正常运转和丰衣足食,双方各取所需,虽然并不体面,但也实属无奈之举。
    其实指责书协“傍官”,嘲讽这些领导们附庸风雅,不如反思:为何像书法家协会这样的文化单位沦落到四处化缘的尴尬境地?甚至不得不以派发官帽的方式获得资源?这其中,固然文化单位本身的问题。大多数文化单位并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当有限的经费不足满足其奢侈消费时,免不了放下貌似清高的身段,斯文扫地。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因为文化单位逐渐被社会边缘化的现实。许多地方都强调文化产业文化发展,真正的文化发展,不妨就从提升文化部门的地位,让文化人获得尊严开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