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者来论)“私教桃花源”是一曲难以复制的田园牧歌

(2012-12-11 00:42:56)
标签:

杂谈

斯涵涵

 

   眼下,在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把孩子送往城市重点学校就读时,武汉有7对父母反其道而行,将孩子从城市带到农村,租下一所废弃小学让孩子们学习生活,家长自己则当起老师教育孩子,过着类似“世外桃源”的生活。(《楚天金报》12月10日)
    小桥流水,青山环绕,家长授课,闲时劳作……在这个“私教桃花源”里,10个孩子过着有规律的别样生活:无电视电脑之喧嚣,无书山题海之劳形,晨起诵读经典,周末游山采花,吃着自家种的蔬菜和有机大米,玩着自做的玩具,俨然一派农耕时代的乡村图景再现。
    看起来“桃花源”里的孩子生活简单朴实,然而“桃花源”的建立有着诸多前提:孩子的家长们平日是好朋友,知根知底,且有着相同的教育理念,有可以辅导孩子学习的教学能力;最关键的是家长的身份:7对家长中有老板、教师和“海归”,也就是说他们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支撑另辟蹊径的教育成本,因此可以实现爸爸在城里赚大钱、妈妈在村里陪着孩子,使得一般人心向望之却难以实现的生活梦想“远离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保护孩子们的天性”、“亲自给孩子授课”、“日夜陪伴他们一起学习和成长”——得以呈现。
    然而教育是个复杂的问题。尽管这些家长宣称每年会组织孩子到全国各地游学,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自认为孩子们将来与人交流、融入社会不是问题,但是,家长们不可能是教育全才,其课程安排、教学质量及评估均由自我认定,旁人无从评判;其次,就孩子成长而言,去学校接受系统性教育、过校园集体生活,仍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阶段和经历;再次,家长给孩子们特意打造的“桃花源”也如一个无菌培养室,没有呵斥和冷眼,所读之书是“人之初性本善”,所到之处都是和风细雨、其乐融融,孩子们虽然少了现行教育的功利和羁绊,却也过滤掉了成长过程中的小摩擦、小烦恼。教育的本真是培养健全人格和独立思想的人,人为建造的“桃花源”,隔绝了污染,也隔绝了孩子经历风雨的能力锻炼,是否也是一种教育的缺失?
    提起“在家上学”的思想与实践,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其身价常年位居作家财富排行榜前列。武汉版“在家上学”其实也是低调的奢华。且不说有多少人能够以一己之力供养全职太太和孩子的生活,“没有考虑高考,孩子以后留学”的规划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这些父母和孩子犹如昂贵而稀缺的奇葩,静静地独放于现行教育模式之外。于他们自身而言,可能是对孩子成长进行的一种有价值的探索,于大众而言,只是一曲虽然悠扬却虚无飘渺的田园牧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