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国安
近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人祖山后形成共识,日前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对此,北大考古学教授刘绪认为很“玄”。(《大河报》6月11日)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共工怒撞不周山,引发自然界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考古发现“娲皇”遗骨,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因为这让传说变成了现实。
人们或者会惊奇,一项考古活动关神话什么事?原来,这里需要神话的想象。其推理过程是这样的:早在1984年,山西吉县娲皇宫遭人破坏时,考古工作者就在女娲塑像下发现遗骨,包以黄绫,盛于木函,根据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年成人头骨为6200年前,而神话中女娲的生活年代也差不多,于是就再“神话”一下,这就是女娲遗骨了。
发现女娲遗骨,还可以发挥示范意义。例如,根据同样的办法,我们也可能找到孙悟空的遗骨。根据历史记载,唐玄奘取经是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出发,贞观十九年返回。神话传说中,孙悟空参加了这次取经活动。如果在传说中孙悟空的故里连云港花果山挖到1300多年前的遗骨,那必是孙悟空无疑。
北大考古学教授刘绪告诉记者:“在中国,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骨很多,未必都要与所谓‘三皇’时期联系起来。所谓‘三皇’、‘五帝’目前看来还都只是传说,都很‘玄’。”由此想到一个问题:证明女娲遗骨光是时间相符还不行,假如有DNA比对就好了。可惜女娲只是传说中的人物,根本就不存在DNA。
某些考古专家真是无所不能,连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都能挖到她的遗骨,这也太神奇了。更神奇的是,居然就有专家提议人祖山在未来几年里建设祭祖广场、朝圣天阶和史前人类博物馆,并修复人祖庙和伏羲庙,作为旅游项目。记者更发现,参与人祖山考古工作的单位中有一家旅游开发公司——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答案:考古并不重要,发展旅游项目才是目的。当“娲皇”遗骨成为旅游“亮点”,给地方带来的可就是滚滚财源了。
同时还有一个担忧:山西吉县发现了女娲遗骨,会不会引起另外一些地方的质疑?例如河北涉县、甘肃秦安县、山西泽州县、河南西华县,这些可都是“女娲故里”呢!一场女娲争夺战的烽烟又要开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