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拍案惊奇)“叫卖事业编制”存在权力合谋嫌疑

(2012-02-10 02:28:00)
标签:

杂谈

时言平

 

  卖官鬻爵,是权力糜烂和制度丑陋的极端显现。在倡导政治文明的今天,如此光天化日之下上演这样的丑剧,难免让人恍若隔世。
  最近,河北省柏乡县的事业单位招聘中,就被暴露出当地政府向事业单位编制应聘者收取赞助费的荒唐现象,仿佛让人置身于《让子弹飞》里马邦德县长所处的时代。招聘的6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有通过者称根据学历不同,被要求缴纳5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公益赞助”。(2月9日《新京报》)
  对此指控,当地人保局矢口否认。但透过多位参考者反映的情况,以及这次招聘过程中存在的种种诡异迹象——譬如规定中并没有招聘专科,但却出现专科的通过者;再譬如,如此严肃的考试,却没有答题卡——让人难以相信其公平公正。
  而当地教育局长证实“被曝光的银行账户确实有不明资金入账”,或间接证明了考生反映的情况并非空穴来风。尽管其拿出“或为公益人士教育捐助款”的借口来搪塞,但丝毫掩盖不了其背后可能是蹩脚技术手段。而很显然,这也是经不起推敲和考证的,虽然教育局长说钱已经退回,但在金融机构却是可以查出这些“不明资金”的来源的,只是不知道该账户的持有者教育局敢不敢公布这些个“公益人士”的身份。如果这些“不明资金”来自考生,总该不会说是巧合吧?
  虽然真相需要查清,但可确认的是,种种诡异现象证实这是一场违规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至于是否存在“叫卖编制”,只要能够公布被曝光账户的“不明资金”明细,便可以证明考生的指控是否存在,真相大白并不是难事。
    不合常规的招考程序,以及考生对招考权力机构“叫卖编制”的指控,无疑将透支当地政府的公信力。无论是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它们都是稀缺的公共资源,且是公共治理为民服务的重要岗位,理应遵照公平公正的原则“陈力就列”,岂能拿来任意贩卖和自由分配。而现实中的各种“萝卜招聘”和暗箱操作的乱象,却让民众感觉到:这些稀缺的岗位资源正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
  尽管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招聘的制度规范正在不断完善,但制度又不可孤立而存在,必须基于良性的实现土壤。招聘制度再完善,如果其他约束权力的制度存在缺陷,那么势必受到冲击和绑架。整个权力环境清澈透明,各种制度才能有实现的保证。 
    在这个“叫卖编制”事件中,招考的公权部门在程序上偷工减料是事实,并且还存在权力合谋的嫌疑,否则人保局负责招聘,怎会跟教育局的账户产生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