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时言平
卖官鬻爵,是权力糜烂和制度丑陋的极端显现。在倡导政治文明的今天,如此光天化日之下上演这样的丑剧,难免让人恍若隔世。
最近,河北省柏乡县的事业单位招聘中,就被暴露出当地政府向事业单位编制应聘者收取赞助费的荒唐现象,仿佛让人置身于《让子弹飞》里马邦德县长所处的时代。招聘的6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有通过者称根据学历不同,被要求缴纳5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公益赞助”。(2月9日《新京报》)
对此指控,当地人保局矢口否认。但透过多位参考者反映的情况,以及这次招聘过程中存在的种种诡异迹象——譬如规定中并没有招聘专科,但却出现专科的通过者;再譬如,如此严肃的考试,却没有答题卡——让人难以相信其公平公正。
而当地教育局长证实“被曝光的银行账户确实有不明资金入账”,或间接证明了考生反映的情况并非空穴来风。尽管其拿出“或为公益人士教育捐助款”的借口来搪塞,但丝毫掩盖不了其背后可能是蹩脚技术手段。而很显然,这也是经不起推敲和考证的,虽然教育局长说钱已经退回,但在金融机构却是可以查出这些“不明资金”的来源的,只是不知道该账户的持有者教育局敢不敢公布这些个“公益人士”的身份。如果这些“不明资金”来自考生,总该不会说是巧合吧?
虽然真相需要查清,但可确认的是,种种诡异现象证实这是一场违规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至于是否存在“叫卖编制”,只要能够公布被曝光账户的“不明资金”明细,便可以证明考生的指控是否存在,真相大白并不是难事。
尽管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招聘的制度规范正在不断完善,但制度又不可孤立而存在,必须基于良性的实现土壤。招聘制度再完善,如果其他约束权力的制度存在缺陷,那么势必受到冲击和绑架。整个权力环境清澈透明,各种制度才能有实现的保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