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关注)解开“达芬奇密码”的三把锁

(2012-01-01 23:47:44)
标签:

杂谈

陈小二

 

    达芬奇家居称央视《每周质量调查》记者李文学联合消费者唐英编造虚假报道,并向“达芬奇”敲诈勒索100万元。达芬奇家居已就此向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举报央视,并向警方报案。央视未对此作出回应,警方是否受理尚不得知。(《新京报》1月1日)
    新年伊始,饱受舆论质疑的达芬奇家居反戈一击,打响了品牌保卫战,不仅向版署、广电总局举报央视记者李文学敲诈勒索,更向北京市公安局报案,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让本已魅影重重的达芬奇家居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此前,尽管舆论虽一边倒地质疑达芬奇家居,但“达芬奇”却一直在申辩自己的清白。据《新世纪》杂志报道,工商、海关、质检等部门的调查结果与范思哲、蓝色情人等意大利品牌商的“背书”,都确认了达芬奇家居代理的产品来源真实,与此前媒体的报道并不符合。
    此次,“达芬奇”更是祭出“媒体敲诈”的大旗。目前看来,破解乱局、解开达芬奇家居的神奇密码,令真相大白于天下,只依靠《每周质量调查》的录像已经难以令人信服,必须依靠其他三把锁。
    第一把锁,就是央视。解铃还须系铃人。此案虽因消费者投诉而起,但全程调查、取证、公开的是央视《每周质量调查》节目。暗访记者李文学是否联合消费者唐英里应外合,是否编造虚假报道欺骗消费者,又是否收过100万元“灭火费”,央视都需要立即出面给予澄清。这不仅涉及央视的信誉,涉及达芬奇家居的品牌重塑,更涉及新闻伦理、记者的职业道德。
    第二把锁,是警方。目前,达芬奇家居已经报案。不过,此案到底是达芬奇家居在信誉扫地之后的“狗急跳墙”之举——刻意诬蔑央视调查记者,还是新闻记者敲诈勒索、编造假新闻,警方的调查无疑都是其中的关键。“达芬奇”到底冤不冤?央视记者是否清白?这都需要警方的真实调查“给力”。
    第三把锁,是达芬奇家居本身。检视“达芬奇”之前的表现,不能说不令消费者和公众失望。7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总经理潘庄秀华虽然情绪激动、泪洒当场,却是将大会现场开成了“独角戏”,不允许现场媒体发问,丧失了最好的自证清白的机会。
    而据《新世纪》报道,达芬奇家居的确也存在有意向消费者隐瞒家具产地、指标不合格、并将成立仅年余、全球仅一家代理商的美国好莱坞家居明星公司,列为其代理的31个“国际超级家居品牌”等现象。此时的“达芬奇”唯有开诚布公、以最诚恳的方式向媒体、消费者坦露自己的问题,才能最终让大家看到真相。此外,“达芬奇”指控央视记者敲诈勒索,很容易给外界这个的猜想:若是自己没做过亏心事,为何一出手就是100万元“摆平费”?且看达芬奇该如何自圆其说。
    此案,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敲诈勒索案,一头系着媒体中颇有口碑的调查栏目,系着舆论监督、媒体的职业伦理;一头系着国际知名品牌的利益与荣誉,诸多意大利企业的家族名誉。但无论结果如何,人们都期待着达芬奇密码破解的那一天——无论是记者滥用媒体监督权利,还是达芬奇家居本身沉疴累身,接受真实的瞬间可能产生疼痛,但真相仍然值得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