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者来论)“咆哮哥”真有那么可怕吗?

(2011-09-14 00:48:32)
标签:

杂谈

邓海建
 
    9月6日下午5点左右,河南项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建立,因其孩子座位问题,醉酒驾车闯入项城二中校园,咆哮叫骂约一个小时。随后,事件被网友曝光,目前该官员已被免去行政职务并被调离人大机关。
    为了孩子的一个座位问题,如此抛头露面、咆哮登场,难怪有人感叹:权力作祟,无法无天。人民群众对官员耍特权向来深恶痛绝,“咆哮”于是被赋予了丰富的寓意:譬如官威浩荡,所以牛气冲天;譬如特权成了习惯,连孩子座位都要自说自话……
    事实确凿,是非分明。这位“酒后真言”的刘主任,怎么骂似乎都有道理。但有个细节值得注意:事发后,项城市委立马“免去刘建立行政职务,调离人大机关”,该市纪委“对刘建立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该市人大常委会“两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责成刘建立向二中教师公开道歉,在市人大机关全体人员会议上作出检查”——这固然说明地方部门问责迅速、危机公关到位;但另一方面,似乎也恰恰证明刘主任的所谓“官威”,不过虚有其表,或者顶多是狐假虎威、酒后乱性。
    “咆哮哥”真有那么可憎可怕吗?抛开其违法违纪事实不说,儿子深度近视,想“调座”未遂,这点“小事”都“摆不平”,真有什么“威”可言?有网友一针见血地反思:如果刘建立不是一个小小的科级干部而是当地市委领导,“座位问题”还会那么牛吗?学校在“调座”问题上果真“清白”而不存在“潜规则”吗?时下的学校也是一个“角力场”,快慢班,挑老师,挑座位,虽然看似“无迹可寻”,却又是真真切切的“常识”。最简单的佐证是:家长为何在节日要送礼?——除了尊师重教的情感因素外,教师职业内的“自由裁量权”能否公平正义,不恰恰是家长最担心的事情吗?
    “咆哮哥”并不可怕,其“特权”竟然“搞掂”不了自己孩子的一个座位,在“摆平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他还得靠“酒壮熊人胆”、跑到学校争个是非曲直——多少是不是有些悲壮的色彩?这让人想起沈阳的“最牛工商局长”,光天化日之下带了两面包车“打手”到报社耀武扬威,当众大打出手,被打记者报案之后,竟能让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潜水”整整一周——此般“能量”,或才够得上“威”字可言。
    “咆哮哥”要特权而得不到特权,反倒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我们理想中的公权,不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吗?然而,某些予取予夺的权力,不喝酒也有篡改规则与秩序的胆量,更重要的是,它做了,你未必知情,或知情,也无可奈何。很傻很天真的“咆哮哥”,离我们要警惕并批判的“特权”还比较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