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春成 画
新闻背景:十多年来,北大校友中诞生了79位亿万富豪。6月26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仪式上说,北大校友中的亿万富豪数量,已经连续三年居内地高校首位。(6月27日《新京报》)
用金钱来衡量毕业生成功与否,这是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的,也是大学所伤不起的。北大出了多少大师?如果要比,这显然也是一个可以比的重要指标,不知道北大敢于公布吗?梅贻琦先生说:“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在北大,恐怕要变成“大款之谓也”了。当亿万富豪成为大学标榜的荣耀的时候,就失去了大学当有的深厚,也失去大师产生的土壤。
浙江 王军荣
对北大这样一所执中国教育牛耳的高校而言,亿万富豪数量居全国高校之冠固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但是也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尤其不值得在高校招生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拿出来大肆夸耀。教育要培养的不仅仅是CEO,能展现一所高校存在价值的更不能仅仅是亿万富翁,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北大未必不懂,可依然装糊涂,这样的结果就不能不让人怀疑,难道北大真的已经“浅薄”到了把“我的学生有多阔”放到嘴边的地步?
山东 温国鹏
在相当程度上,财富多寡与个人能力是有联系的,北大“炫富”之时肯定也认可这一点——并不是说大师就不能有大财,也不能否定大财者就不能成为大师。事实上,北大这79位亿万富豪中,很多人都不失为其个人发展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例如李彦宏是公认的全球最顶尖的搜索引擎工程师,王志东是中国网络之王、IT界风云人物、中国互联网创新之父,李宁是体操界的大师级人物,等等。如果仔细去辨析,北大这些富豪校友中,大部分都不是空有其财,不少人的个人能力在某个领域均已超越常人,并且,这些富豪多数都比较年轻,未来的深造和发展还难以估量。那么,这类人完全可以说既是北大培养出来的富豪,也是北大培养出来的大师级人物。
湖北 邓子庆
坦白地说,这则新闻只是陈述了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尽管很容易激发公众“要大师还是要富豪”的唇枪舌战,但有两个逻辑需要厘清:一者,北大校长的一番慷慨陈词,是讲于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仪式上,不在学生芸众的课堂;二者,概括企业界优秀人才数字的目的,在于希望北大的企业家校友始终牢记北大人的责任和使命,在创造财富,追求经济利益同时,成为践行公益、推动慈善的先锋和楷模。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去考量,北大校长别说是坦言了“79位亿万富豪”的事实,就算是花费些时间,把这些个富豪一一掰开来好好地讲一讲,抖落抖落详细的家底,也没有多么得“不可原谅”——因为其选择场合妥当且初衷良善。而更重要的是,即便这样的信息传播开来,也从另一方面传达了一个信息:即读书是有用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河北 李丽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