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魏红杰是中国拉力赛中一个颇为“另类”的玩家。他认真投入每一场赛事;脱下赛服,穿上西装,又用一种淡定、缜密的企业家思维去研究问题。动与静,快与慢总是在魏红杰身上完美地融合着。
撰文:刘志峰、江艳博
摄影:黄嘉俊
这次,我们在贵阳采访魏红杰的过程相当轻松。尽管我们采访当天,刚好碰上了吉源实业上半年的中高层会议。作为董事长,魏红杰不得不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他的企业家身份上。为了配合我们的采访,他在办公室和基地来回两边走。但每一次来到基地,他总是能够很快进入角色,穿着赛车服,顶住高温配合我们的拍摄工作,细心,随和。
他笑称:“我是一个很听话的车手。在车队,我都听从毛经理(贵州百灵车队经理毛治军)的话。”我想,一方面,经过多年的运作,这支“五冠之师”已经趋向成熟,分工明确;另一方面,魏红杰一早便意识到专业的事情要有专业的人来做,要让每一个员工发挥最大的价值。他专心致志当一名车手,这样更有利于车队的成长。在纷纷扰扰的中国拉力圈,魏红杰这种冷静做事的态度让人称道。
游刃有余
从1999年首次参赛,到如今马上出战2012年的比赛,魏红杰征战拉力赛场已经超过十二年。如果以人的成长周期来算,已经足足有“一轮”了,从青涩迈向成熟。
贵州百灵车队与三菱拉力艺(香港)有着很深的渊源,不少人已经从生意伙伴变为实实在在的朋友。车队三菱EVO赛车一直保持同步更新,首先从装备上得到保证。2011年对于车队来说是值得铭记的一个年份,贵州百灵车队打破逢单数年不胜的宿命,创CRC纪录地拿下了第五个车队年度冠军。在车队今年的新队服上,精致地绣上的五颗星星显得格外抢眼。
谈及成绩,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魏红杰的年度冠军头衔。在外人看来,一直无缘国际组国内车手年度总冠军也许是魏红杰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甚至连不少媒体友人都替他着急,因为他曾经两次离这个头衔只有一步之遥了.
在去年的佛冈站,魏红杰比赛时却在一个右弯道翻车,再次与总冠军失之交臂。谈及这事,魏红杰显得一脸的坦然:“当时大家都很悲伤的样子,但我回来,还是给大家鼓劲。还是要遵循规律,该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就还要努力。通过这件事,我自己慢慢地提高,我的团队同时也在提高,这就是团队最大的受益。”
魏红杰一直跟我强调:他一直认为自己在赛车中受益很大,可能比老麻(麻俊昆)、樊凡他们都要大,这个受益不是获得了多少荣誉上,更多的是从赛车中领悟到很多东西。“前几年的目标、定位只有一个,就是拿冠军。往往争夺冠军的时候,不是翻车,就是退赛。赛车是需要激情,需要速度的。后来沉淀下来,先把每一个步骤、流程这些基础的东西都梳理好,剩下的就是去享受比赛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再说,我未来还有机会获得这个荣誉。”
在动态中学会沉淀,快既是慢、慢既是快的儒家理论深深影响着他,鞭策着他。在比赛、企业运营和家庭关系中,他始终游刃有余。
清晰的定位
在过去的7、8年里,尽管车队名字有过几次微调,但实情是主赞助商一直没变:贵州百灵集团。车队的大部分资金依靠集团的单向投入,这是国内拉力圈中比较常见的合作模式。说实话,对比国际化的大车队,国内大部分车队的商业程度都不高。
我直言不讳地问了魏红杰车队优缺点。他说他认为车队可贵的地方是比较成熟了,从技术和配合应该可以排到国内第一、第二的。但是魏红杰的目标不仅于此,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带领车队去国外,和世界顶尖的车队和俱乐部相互切磋学习,把他们先进的东西带回来,一起进步。
“不足的地方呢?”魏红杰非常客观提出自己的观点:不符合市场规律。对于车队运营,我们企业不断地靠自己投入去养它。经济来源只有一支水龙头,这里一关,车队就会死掉。问题要怎么解决?他说车队未来无论如何都要推向市场,参与更多合作,不推向市场,就经不起风浪。魏红杰是一个企业家,自然非常懂得生意场上的规律,用企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车队,往往能看到一些一击即中的问题。
眼下国内很多车队玩着都“玩死掉”了,贵州百灵车队为何能一直茁壮成长呢?这与车队相对清晰的定位、相对稳健的赞助模式不无关系。成功的车队就像一间成功的企业一样,有立身之本,有一个英明的领导者,这或许就是车队在取得丰硕的成绩以外,多年比赛积淀下来的是车队处变不惊的态度。
可控的是最安全的
很多人都知道,魏红杰是六盘水人,贵阳的吉源汽车公园也是当年CRC开阳站超级短道举办场地,2006年和2007年喧闹的比赛场景依然令我们印象深刻。
严格来说,魏红杰已经不只是一个车队车手,他更像一位贵州汽车运动的领路人,总是身体力行带动拉力运动在贵州省的发展。除了自己参与各项大小赛事外,魏红杰还积极牵头筹备和协办个多项赛事。许多赛车爱好者慕名而来跟他学赛车,个别好手甚至就此跟随车队南征北战。除了赛车以外,吉源实业接下来还有一个大举动:建立贵州棋院。与赛车一样,这不是单单为企业自身,更是为贵州树立起一张闪亮的名片。
魏红杰是一个热爱思考的人,他经常想一个问题:做一个怎样的人是最幸福的?“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选择自己擅长的行业,同时得到了周边家人、朋友和社会的认同,这就是非常快乐和幸福的事情。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就是我们的公司的理念。我关心集团每一个员工,跟他们做交心朋友,与他们建立一种亦父亦母的兄弟(兄妹)感情,所以集团的员工都很愿意为我们卖命工作……
这里,我想举出一个例子。他搭档多年的领航黄少军今年由于个人原因转会到其它车队了,在充分理解对方想法之后,他非但没有反对,反而很支持。“我认为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这体现了魏红杰的胸襟与成熟。
魏红杰说很多人问他,赛车危险吗?他是这样理解的:“只要握在手上的东西就是最安全的,这是我做企业和比赛多年总结出来的。只要是可控的,一定是最安全的。平时管理企业,经营家庭,做项目,都经常有失败的案例,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相反,赛车我可以握着方向盘,我认为它是安全的。可控范围之内,我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转型之时到了
就在我们采访当天,车队从法国购置的三菱越野车刚刚运抵。为了备战今年9月份的环塔拉力赛购买这辆新赛车连同配件等,耗资数百万元人民币,可谓是车队今年其中一笔大投资。
魏红杰以个人身份参加了2008年的环塔拉力赛,当时的成绩还很不错,不过那次更多是一次玩票。在2012年,他们将首次以贵州百灵车队身份出战。在车队完成了五冠伟业之后,经过深思熟虑,车队会作出一定转型:“2012年,我们依然会以拉力为主,环塔拉力赛对于车队来说是一个新课题,让车队成员适应和锻炼,先过渡一下。在下一年,我们就以长距离拉力赛为重心了。在未来,我们更看好了像环塔,中国大越野(暂定名)这样的长距离赛事。
我问他为什么看好这类长距离的越野赛?他说:“第一,拉力还是太专业了,受众面小,不论对于百灵车队还是其他车队,都已经进入瓶颈期。赛车还是要符合市场规律,投入的同时也要讲求回报。从媒体的角度来说,越野赛受到的关注还是比较大的。第二,参加环塔拉力赛是为中国大越野,甚至是达喀尔拉力赛埋下伏笔。越野赛是长距离的疲劳战,主要问题是后勤支持、配件等问题要处理好。跑环塔是为了中国大越野做准备,可以锻炼、磨合团队。这是一个过渡,也是我们车队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今年的拉力赛开赛较晚,一直到了7月份才迎来第一场比赛,加上车队还要积极备战9月的环塔比赛,下半年对于车队来说迎来不少的考验。但我们相信,基于拉力赛场上深厚的积淀,贵州百灵车队在越野赛的表现同样令人十分期待。
最后,我想直接引用魏红杰在张掖站赛前新闻发布会上一段话作结,或多或少浓缩了他对赛车一些泰然自若的人生态度。
“作为第一站张掖,我的心态很好,我是来享受这场比赛的,目标肯定是冠军,如果没拿到,我觉得也无所谓。像我去年说的,没拿到冠军之前,我还可以继续努力,还有更好的目标。人更多的时候,只要有希望、有目标,就可以一步步成长,这是参加拉力赛12年来一直鞭策着我自己的信念。
昨天我和车队的兄弟们在分享一句话:不足是现实,完美是希望。我也希望有一个完美的结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品质也在不断的上升,只有不断地自我更新,结果就会越来越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