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录取那些事

(2022-06-02 08:21:48)
分类: 教育

       昨天的命题作文,写得匆匆忙忙,感觉意犹未尽,把最重要的一环给忘了,今天必须再接再厉,把想说的都写完。


          志愿填报讲究艺术,也有运气的成分,但是最要紧也是最考验智慧的还有一环----把本地的相关高考政策读懂读透!容我把身边有借鉴意义的几个案例分享一下,希望汲取精华,绕过深坑,助力孩子们成功到达理想的彼岸。


         按照时间顺序,先说我们这一届小白鼠的例子吧。新高考第一年,对于家长孩子老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白纸,聪明智慧的就钻了空子,比如省内某普通高中避开常规科目,集体攻坚把“技术”这一门新开设且比较冷门的科目当成选考,根据赋分规则让他们的学生在矮子中拔矬子抢占了优势,受益匪浅,这无疑体现了学校领导的智慧。


        当年本科的录取分数线分成一段二段(现在已取消),刚好有两个熟悉的孩子都达到一段线(相当于重点线),一开始的兴奋马上被填志愿的劣势所取代,毕竟按照排名,几乎要等所有人都录取完后才能轮到,结果难以乐观。其实,所有的人在这个阶段都是不满足的,高分有高分的烦恼,一般成绩也有一般的头疼,总有幻觉要是能多几分该多爽啊!


      A女希望进入卫生系统,一溜的志愿都围绕医护方面,最后被录取到湖南的某大护理专业。而B女志愿方向不清,也没特别喜欢的,就随便填(事后才知有奥妙),而且基本都是比较拿得出手的学校,专业偏冷门些的,当然最后一段线毫无悬念的没有录取。当时A家长很是庆幸,终于成功上岸了。然而,后面的剧情比较逆转。二段开始填报了,先是公布了一段线上还没录满学校的名单,这时候相当于游戏中亮了底牌,这时候那个一段线未录的人就占了先机,因为一段线上还有多少人未录取完成也是有数据的,以非常从容的姿态在剩余名额中按照喜欢的顺序填了志愿,进了一所不错的省外211大学。且看这波神操作,令人拍案叫绝,刮目相看!不得不佩服高手在民间,这也是以后几年我经常给人推广的经验,可惜去年我省开始一段二段合并, 便再也没有这个福利了。

 

       当然后面的发展方向也就不同了,本来以A女的分数,如果真要读护理专业的话,这个分数省内的学校几乎可以任选,而且护理这种实操性很强的专业,也是有地域差异的,比如同学、老师和实习单位的资源等。且不说外省读书的各种不方便,单是考取资格证书和招聘考试中,各省的操作标准也是有小差别的,后来参加家乡的招聘,虽然最后成功入编,但毕竟考官是当地医院的老师,实践方面的打分标准不同,分数大概率不会很高。



       说到这里,顺便提醒一下家长,其实不少的专业有地域限制的,比如医务和教师等等,一个单位往往也有隐形的“*大派”,有师兄弟互相照顾,后面的日子会大不一样。

  

        前年一朋友家帅哥,本着分数不浪费的原则,去了外省一个业内排名靠前在我省只招两人的医大,而这分数去本省类似医大还绰绰有余。几年下来,不仅路途遥远来回不便,而且以后毕业如果想回老家发展就很少有校友资源,所以目前积极备考研究生,争取回省内深造。


      所以说,弄懂高考的相关政策是特别重要的一环,每一年的招生政策都有小差别,家长或者老师吃没吃透,结果很不一样。


       还有一个儿子同届的C姑娘,也是读懂政策才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当年的录取顺序是三位一体的最先提档,接着是自主招生的这一批,两批先录取掉,才开始普通高考的招生。三位一体和自主招生都需要目标学校的笔试和面试,安排在高考后、出分前这段时间完成,这个同学分别报了北大自主招生和复旦和浙大的三位一体,先是拿到了北大的自主招生加分,但分值不是很理想。后来又去参加了复旦和浙大的笔试,成绩都很好,最后就变得非常纠结。如果参加了复旦和浙大的面试,如果被录取了,那么即使北大分数够了也不能去,因为档案被调走了,如果不参加,那万一北大不录取,就只能看高考分数这一条路了。后来家长根据女儿的估分以及对她的充分了解(一直分数稳定但不够自信),毅然决定放弃面试,孤注一掷。当然最后结果很满意,被北大自主招生录取。如果参加了复旦或浙大的面试,那么后面就没机会去北大了。当然她的底气在于高考分数的确能保证她裸分去这两个学校。



       最后一个的经历就比较有趣了。D帅哥的外公和妈妈都是医生,他外公非常希望外孙也子承母业,但是帅哥不是很愿意,所以选考时也没选生物和化学作为高考项目(现在不选化学和生物不能报名临床医学),母子两花了不少时间选中了不少省外的211,就在填妥了志愿准备提交的当口,老外公顶着大太阳进城来做最后的动员。外孙也是孝顺,不忍心看到外公失望,决定添加一个临床医学的志愿,想着这学校的这专业历年分数线都较高不太会录取,属于冲一冲的范畴,特地排在志愿前列,让外公感觉特别满意。谁知,戏剧的结果来了,偏偏这无意插柳的这一个成功被计算机抓取,看到录取结果的霎那,她妈给我来电。说不得不相信有的事情真正属于命中注定。见事业后继有人,把那老外公高兴得,立即包了个大红包奖励“准传人”。虽然没选化学和生物,医学基础课比较累一些,但帅哥很努力,准备明年继续读考研。



        连续几年陪伴了好几个朋友家一起走过高考,很幸运的是大家都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也让我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悦。希望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心想事成马到成功,到时记得后面留言报喜哦!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录取那些事
我的微信公众号吗,欢迎移步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志愿那些事
后一篇:遭遇垃圾物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