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纪行--这样的夜晚你是否也会陶醉】

标签:
文化伊朗伊斯法罕浴室餐厅原创摄影 |
分类: 水为刀视角 |
P1
伊斯法罕在伊朗的城市地位有点类似中国的上海,曾经是伊朗伊斯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萨法维王朝的首都。古代波斯时期伊斯法罕富甲天下,作为丝绸之路的南路要站,对于它,民间有“得伊斯法罕,得半个天下”的美誉。
在伊斯法罕大巴扎背后的一条小巷子里,藏着一家名叫“malek soltan jarchi bashi”的餐厅,就是当地最著名的一家由浴室改建的特色餐厅。
浴室里吃东西在福州似乎有温泉澡堂时就有了,早些年在永安街的尽头那家老温泉澡堂的三楼雅座,开一个单间,放一池“汤”,给两块钱,服务生就会送上一杯花茶,取走你的皮鞋擦好再送回来。楼下就是老福州炖罐店;饿了,就叫服务生下去买来浇好蒜头酱的炒粉和羊肚炖罐。然后躺在藤椅上,打开一沓当天的报纸等着擦背师傅。
伊斯法罕的浴室就同样也具备类似的功能,有大池和放了各种药物的小池;有烤馕的炉子,洗完澡就可以用餐;有专人按摩,也有抽水烟的地方。
由于伊朗天黑的晚,这家店对外宣称晚上八点才开门营业,而我们到达的时间还不到七点。餐厅对面有间卖地毯的店家,自告奋勇地又是找人,又是打电话,忙不迭地帮我们联系店主。
呵呵,伊朗人总是那么的助人为乐,这一路不断地感动又感动。忙乎了一阵子,那哥儿们笑嘻嘻地告诉我们,七点半老板来开门。
一路从德黑兰、卡尚、设拉子、亚兹得走来,对波斯的精美繁复的民建及其独特的装饰风格已经多少有些审美疲劳。
Bat,当我进入这家餐厅时,虽然我极力掩饰着些什么,内心的激动直接表现在血液流速加快,浑身的毛孔瞬间耸立起来。
那天晚上,吃了些啥、聊了些啥,我已然全忘了。
早已被中华美食惯坏了的味蕾,对波斯全民尽享的“烤爸爸”、“舅舅烤爸爸”、“他撕烤爸爸”之类的各种“烤爸爸....”和千篇一律、干巴巴的馕,实在是无法绽放。故而,每到吃饭时间,更多的是满足简单的果腹需求,补充必要的卡路里。
哦,那晚是请一个特殊的伊朗家庭吃饭,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这是个两伊家庭,男主人只伊拉克人,娶了个伊斯法罕的太太,有一个在念大学的帅帅的儿子。
也许是表示对中伊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晚餐结束后,餐厅老板乐呵呵地地送上他们特制的明信片,以资纪念。虽然有点小恩小惠之嫌,但做得非常贴心,不留痕迹,也算是一门艺术了。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