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中枢与缠论中枢的区别

标签:
缠论研讨 |
分类: 技术分析 |

上次文章讲了关于三买的问题。今天继续提问:只做b不做c是不是类似于只做第三浪的意思?第五浪难判断,就不要了。我常叫大家找走势里最大的中枢,因为中枢的级别是由走势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用均线缠绕,能教教具体方法吗?
答:具体的方法还没看明白?缠论是用笔、线段为构件划中枢,我是用均线缠绕划中枢,两者没什么不同,只是用的构件不同。
问:嗯,没有看明白。如果用均线缠绕来划中枢?能说说具体方法吗?
答:再谈用线段与用均线划分走势的区别,缠论是默认线段为最低级别走势类型(也可以用笔,但笔沒线段稳定),再用线段为构件划分更高级别的走势类型,缠论的级别递归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线段递归,一种是中枢递归,前者也可以将初始线段递归出更高级别线段再结合后者以中枢递归,后者是直接用初始线段划分中枢来递归,哪种方法都相当复杂,如果从1f图开始递归,等你递归出来走势都走完了,例如上证指数,从上市到当下,用1f图递归,没有1个月时间是画不出来的(我初学缠论时就曾画过很多次),当然,你可以在日线甚至周线图开始画,但这样很粗糙,也可以局部从1f图画,但看一个标的是要从全局来看的,局部画图立体操作就成空谈.
用均线就是用它每一波的缠绕为构件划分走势类型,也就是说用每一波的缠绕代替线段,划分走势类型的方法与用线段一样,用线段或均线为构件只是究竟哪一种好和更贴近实战的问题,用均线,所用的均线要不受时间周期影响(线段方式也是试图脱离时间周期影响的一种方式,不然直接用K线图级别好了),之前给出的均线和使用方法就是这样一种均线。
以上证为例,图一有两个紅色中枢,中枢由洋红色均线上下上缠绕构成,两中枢区间有重叠构成扩张中枢(绿框),上一级别绿色均线也缠绕,也同步说明了中枢升级,中枢扩张后到目前是中枢延伸震荡。图一是日线图,图二是5日线图,可见均线形态都是一样的(脱离时间周期影响),只是颜色不同(同步推高了一级)。
用均线划分的前提,是要明白缠论走势划分的规则,而学缠论首先耍学笔、线段,所以我常说笔、线段是学习的工具。以上,再不明白我也没有办法了。
如果数据足够并且电脑的计算能力足够强大,在1分钟图也一样能够看到5日线图一样的均线形态,这就是不受时间周期影响的均线,在此前提下才可以用均线来缠绕。
问:我自己设了一下价格的均线,不知道对不对。就是找一些低点和高点,开始算到现在的均价线,这样对不?如:选前面上市第一天低点或高点,从哪时候开始画到现在的均线。看上去的感觉应该都是找成本的集中区,均线缠绕就是大家成本大致相同的区域,原理与中枢差不多是吗?
答:某高点或低点到当下的平均价格等于该点到当下的零轴线,假设该点为A0,则该平均价格线等于走势的零轴、动态中枢,这种算法与之前给你们的均价系统是不一样的,理论上走势零轴于支撑、压力更为精确,之前给你们的均线主要是用于划分走势,将这两者结合使用更好。
用划分走势的均线看结构、级别,结合走势零轴看支撑、压力,例如一个线段类上涨背驰,如果构筑中枢再上,构筑中枢也就是调整目标位置,往往就是该线段类上涨起点到当下的平均价格线附近,这条走势零轴在实际操作中的意义,一是可以预估调整空间,以决定是否值得做调整的T,而是根据该轴判断是否正常调整,这两点是实际操作的关键。
所以之前说过很多次,中枢构筑就是回拉走势零轴的过程,无论是以空间换时间还是时间换空间的方式,目标都是回拉走势零轴。注意了,是“走势零轴”,不是MACD的零轴,因为MACD有选择周期的问题,你无法预知该回拉是什么周期图的MACD零轴,但走势零轴不存在这些问题,因为无论什么周期图,同一走势的均价也就是走势零轴都不会变。
走势零轴的原理相当于分时图的加权平均线(黄线),区别在于分时图的黄线是单独以天来算,不是算整个走势,走势零轴是针对走势来算,因为一个走势有可能走N年也有可能走几十分钟。
例如做顶,通常都是顶部放量,此时走势均价线(走势零轴)就会急速向上,会离顶部越来越近,当跌穿走势零轴反抽不回,就说明不是正常调整,要走另外走势了,如果用缠论中枢,出三卖时,往往已经跌到阿妈都不认识你了,这就是用动态中枢与缠论中枢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