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下的“工业生物”

(2021-07-17 14:17:39)
分类: 行业研探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下的“工业生物”

    “三叶虫是地球上第一种拥有眼睛的生物,它可以感知环境,处理环境信息。这种生物生活在寒武纪,离今天约5000万年,在寒武纪时期,有成千上万种新生物出现。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下的“工业生物”

三叶虫 

      这就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地球上的生物实现了飞跃性进化。

      这是来自孙正义的一次演讲:“1万亿个物联网(IoT)器件正在加快人类进步”孙正义认为,生物发生爆发性进化的原因之一是“生物获得了‘眼睛’这一传感器。在有了眼睛之后,生物开始追逐捕食其他生物。虽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物联网将会引领下一轮技术爆炸是,眼睛作为传感器可收集大量的数据。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大脑的学习周期就会加快,进一步推动了之后的生物进化”。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下的“工业生物”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如今在人类创造的人造事物中,也以IoT的形式发生了同样的事情。据预测,到2035年将有超过1万亿个IoT器件可在云端保存传感器数据。而且,云端上的人工智能还会学习传感器数据,变得更加聪明。

  “物联网(IoT)与AI的关系与眼睛与大脑配合使生物得到进化是相同的。物联网大爆发即将到来,如果真的存在寒武纪爆发,那么物联网爆发也会来临。”

      然而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物联网大爆发即将颠覆传统制造业原有的竞争格局,并助推再造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将会出现大量新的生物,可以叫它们“工业生物”。

传统制造业为什么生产力落后?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会引起经济的大幅度增长。迄今为止,我们经历过三次工业革命,每次之间的间隔时间大概是五六十年。十九世纪中叶的蒸汽机的发明,二十世纪初的大规模生产,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是七十年代的自动化工业浪潮。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下的“工业生物”

工业革命进程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引起经济的巨大增长呢?因为它们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简单来说,经济要想增长,就要生产更多的产品,需要更大的的投入,不管是劳动力或者资金或者是生产力的投入。而每次,生产效率的提高都是经济增长的杠杆。

距离上一次工业革命至今 我们做了什么?

      从上次工业革命至今,其实我们并不是什么都没做。但我们所做的只是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我们正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经济增长在不断放缓,我们所做的对经济增长并没什么作用。

      比如,我们试图把工厂移到海外以降低成本,吸收更便宜的劳动力。但这非但没有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只是短期内节省了开支而已,因为,生产力的价格并非一成不变。然后,我们又做了其他尝试,扩大生产规模,提供工人专业化的生产技能。我们生产大量的单一产品,保证大量的库存以备销售。

      在一段时间内,这确实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引起了供应链中的一些节点企业产生了僵化。以服装零售业为例,传统的服装公司已经建立了全球范围内的刚性的供应链,以至于当快时尚品牌比如Zara,当它们的新品节奏从先前的一年两季到每月一季的时候,没有服装工厂能跟得上这个节奏,也就陷入了经营的困境。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现状,每个工厂都有他们的短板,当你打开工厂大门的时候,你发现,他们的生产模式与五十年前并无差别,只是换了地理位置,扩大了生产规模和改善了经营方式。你能想象一个东西五十年都没有变化吗?非常不可思议。我们已经做了力所能及的所有改善。

      在经过对生产模式进行调整后的失败之后,我们把目光投向了科学技术,也许科技的进步会带来经济的增长。现在社会有很多新的技术发明,比如互联网。我们期待互联网的应用能促进经济的增长。确实,互联网在很多方面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比如媒体和服务领域,以及娱乐领域,但对提高生产率方面功效不大。而且,我们惊讶的发现,科技的应用反而拉低了生产率。想象一下,你一边工作,一边刷微博,一边看视频,工作效率不低才怪呢。

     我们失败的根本在于在工业领域,没有新的发明发现,而重大的科技发明反而是逆向而行。

      其实,经济增长衰落的根本是生产领域没有什么新的发明,而现阶段,重大的科技发明反而拖累了经济的增速。我们需要把者联合起来,将技创新应用到生产领域。

“工业生物”与传统工业的不同

产品端:以一个产品为例,当一个物理产品植入软件后,它的更多功能和性能是通过软件来实现时,它就具备了一定的智能。我们可以通过电子的方式去控制它,把数字化的功能落实到控制上,各种性能的情况可以通过传感的能力反馈到数据中心里。

     这和原来的纯物理产品之间已经有了本质的差别,更加能够发挥整个产品的更新换代的互联。

      除了有点对点的互联,还有以某个服务中心或者某个产品为核心的辐射状的互联,而信息的互联性可能会改变整个世界。 以后的产品将是智能而且互联的产品,那么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该如何通过信息化来改造制造业?我认为,将会由软件来实现。

     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的确,如今在硬件配置方面差别不大的手机之间,其区别已经完全取决于里面设置的不同的软件和服务。  

      以后企业之间的差距也会变小,差距大的将是‘软’的、数字化的内容。生产的对象是数字化的,生产的过程是数字化的,控制等等都是数字化的。现在的企业、工厂还是集中控制的模式,以后会变成分散的模式,就容易找到共性,找到共性以后才能体现个性。共性的内容用共性的方式去处理,个性的内容再用个性的方式去处理。制造业会由一种集中的模式变为分散的、但是增强的模式,也就是智能互联的方式,用环境的一种方式让他们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互动,然后形成我们所要的效果。这对整个制造业来说都是一种颠覆性的变化。

      这样一来,产品看上去还是一个产品,但实际上是由产品本身加上周围的生态所组成的。就像Bose音响,在N年之前只是一个标准的音响,把录好了音乐的光盘插进去才能播放。而现在的音响硬件设备非常简单,也不再需要光盘,人们想听音乐时可以从云端下载。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不只是产品本身,还包括了围绕着产品的所有的服务。

生产端:通过输入程序,它们可以和工人一起完成复杂和非重复性的工作。现在,机器人主要是完成简单和重复性的工作,占总工作量的百分之八。十年之后,将达到百分之二十五,那就意味着到2025年,高级机器人会和工人一起工作,而且生产率讲提高20%,生产总量将提高20%,生产增长将提高20%。

这不是什么奇思妙想,现在机器人就在为我们工作。去年美国的疯狂星期一,美国零售业的历史上的最高峰,机器人就负责了亚马逊公司的所有打包工作,那天,美国人花了三十亿美金购买电器产品,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

生产领域也能见到科技应用的身影。3D打印机已经大大的提高了塑料行业的生产效率,现在正在尝试应用于金属领域。这些都是非常巨大的行业,塑料和金属行业的总和占全球生产总值的25%

举个真实的例子。在航天领域,燃油喷嘴是最复杂的零件之一,因为它由二十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需要独立生产,组合的时候也要大费心力。但随着3D打印技术的应用,就可以一次完成二十个部分的组合生产,生产效率提高了40%,产量提高了40%,整个行业也增长了40%。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下的“工业生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