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木寺】烟雨高原,探秘嘉陵江源头

标签:
j调de华丽郎木寺白龙江源头嘉陵江源头高原 |
分类: 【国内旅行】 |
关于嘉陵江源头的说法一直众说纷纭,政府不会给出权威性的意见,主要根据学术界的争论和探讨,谁有道理就以谁说的为准。嘉陵江的源头到底在哪里?今年6月,西南大学和兰州大学地理学院联合对嘉陵江源头进行了考察,确认其准确的位置是在郎木寺镇西约7.5公里处的曲哈尔登泉水群,并在水源旁立下了石碑,标明此处才是真正的嘉陵江源头。一般来说判定河流的正源有三个标准,一是看河流的长度,二是看水量,三是看主干河流与流域面积,根据这三大标准,曲哈尔登泉水群超过原先被公认得秦岭山脉是嘉陵江源头的数据成为了新标定的嘉陵江正源。曲哈尔登水群一共有七处泉眼,泉水从高原上流淌而下形成小溪流进白龙江,而白龙江的源头在郎木寺镇的格尔底寺后山的峡谷里,所以也有人说嘉陵江的正源其实就是白龙江。
一条河流出现几个源头也很正常,时间久了地貌会发生变化,事实上争论河流源头的现象和一些经济利益有很大的关系,俺作为一游客对源头的说法一向不太较真,风景漂亮就成,至于是不是真正的源头,也许现在是,将来沧海苍田说不定就不是了呢。
格尔底寺后山那摩峡谷的入口拉满了经幡。
石刻的藏文石碑。
从右边山洞一下子走出几个藏族的妇女与孩子吓了我一大跳,原来她们是在山洞里朝拜。
白龙江的源头就是这样一条小溪,谁能把它与造成舟曲特大泥石流的“罪恶”之江联系在一起呢?
我们进峡谷的那天天气不是很好,时阴时雨,两边高耸的山峰上水雾缭绕,峡谷内非常安静,一点风吹鸟叫声也没有,背脊上凉飕飕的,这感觉就像《西游记》三打白骨精里那个充满妖气的峡谷~><</p>
流水推动的转经筒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老诡异的。
第二天我们在镇上找了个马帮请了两个藏族向导带我们进高原探寻嘉陵江正源。
一路上要趟过好几次河流,这条还算是浅的,深的地方水位高过马的小腿,遇到湍急的我那匹马胆子小还不肯过,要向导拉,它才肯挪步。趟这种平坦的小溪还能拍拍照,随后几个小时在马背上颠啊颠的,别说是拍照了,把我颠的都快吐了,镜头盖和折光罩给颠掉了。
“看什么看,没看过美女啊!”别看牦牛身形强壮,其实很胆小,人和马从它们身边走过,它们会躲开的,不过这位白面兄貌似胆子还挺大。
刚进草原还是艳阳高照把我热出一身汗,走没多久天就阴了下来,后来还下起了大雨,高原的天气果然变化无常,什么是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俺是全领会到了。
在马背上颠了近三个小时,终于到了可以看见嘉陵江正源的山坡,下图有水的地方就是嘉陵江正源了。
嘉陵江正源,拉近一张。
虽然骑马把我两条腿差不多都整“残废”了,但是看到眼前这一片绿觉得还是值得的,同伴先下去探路。
嘉陵江的源头就是这样一条小溪。
草原上零星还有一些没有凋谢的格桑花,听藏族向导说6月底的草原上是开满格桑花的。
草原上花花草草才是主角,我只是个配角。
虽然基本上没有高反,但是爬上来还是很喘,还得小心“地雷”,草原上很多藻泽地还有牦牛粪。
俺以后挑夏天的时候来徒步那摩大峡谷,不过发誓再也不骑马了,宁信自个儿两条腿,也不信马儿四条腿!反正这次俺是把有关马贬义的成语,例如什么“马失前蹄”,“人仰马翻”差不多都经历了一遍,下雨路滑马走路也不稳,好几次打滑差点把我摔下马背
返回的路,好远好远可以看见郎木寺镇了,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怎么还那么远啊!
我们找的这个马队在老外背包客里也小有名气,一路上碰到一个向导带着两个老外徒步峡谷的,有兴趣的可以看下他们的网站:http://www.langmusi.net/index_c.asp。

更多游记请点击小图进入博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