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2009-10-25 11:26: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感悟 |
最近一口气把缠论前三十篇课文读了N遍,每天被中枢 线段延伸扩展之类的术语轰炸得头昏脑胀,收获不算很大,因为还是有很多概念和定义没弄懂,但也不算很小,毕竟那些课文是都是汉字,我再笨,总能吞下去几句话的~~
重读缠师这些文章,最大的收获还是来自他对投资者一些忠告,这些忠告对于我来说绝对是金玉良言,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它需要热情,更需要毅力和不断反省自己的勇气,缠的经历和智慧决定了他说那些话的高度和深度,我很庆幸能发现这样一位智者的博客,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把他的理论作为我的精读目标,不光要读,还要反复实践,这个世界达人很多,但像缠师这样无私奉献自己毕生所学的达人可不多,机缘来之不易,我一定要倍加珍惜~~~
其实投资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早在1993年偶就开始接触股市这个最大的投资领域了,但十几年来,懒散的个性决定了我在这方面的成绩差强人意,好的时候非常不错,比如2001-2005年我懂得保存既得利润,清仓远离股市,2007年又回来抓住了大牛市,2008年1月份再次全部清仓离开股市,之后整年没有介入,两次清仓都顺利逃过中国股市最恐怖最难熬的大熊市,这些举措算是非常明智,也令我的投资回报有一个不错的百分比,但是,我最大问题是离开之后没能及时回到市场,以至于错过2006年和2009年上半年的投资良机,这种愚蠢的过失令我的投资总成绩大打折扣。
到底要怎样避免类似错误重犯,我思考了很久,暂时想出以下对策:
首先我要明确一个概念,我要想在50岁那年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就必须做好投资理财这门功课,按照我目前的初步测算,武汉市企业类职工退休以后夫妻两人年收入合计在五万元左右,公务员则比较宽松,大概在十万左右左右,而我和老公属于前者,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保收入很低,仅仅只够吃饭而已,要想改变这个状况,必须依靠其他投资收入,近几年来我和老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就目前来说,到我50岁那年,我们可以看得见的预期收入有:我的社保+商业养老保险+房屋出租,总共收入可以达到每年7.5-8万,老公六十岁退休以后我们的总收入可以达到每年十万左右,这个数字算是比较满意,不过,老公的退休时间太遥远了,我只能忽略不计,也就是说,我五十岁退休以后,如果我和老公都失业,都不工作,都坐在家里休息,我们的收入只能达到七万五千元左右,这个数字离我理想中的财务自由目标还有一小段距离,而这段距离,我希望从股市投资或者其他理财途径来获得。
明确了目标,我该怎么去实现?我打算这样安排自己的投资组合,股市为主,基金为辅,当牛市来临,我全仓进入股市,当牛市结束,我只用牛市所获利润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继续投资股市保持手感,而本金和大部分利润都用于买基金,这里说的基金是那种随时可以兑现,回报率相当于一年期固定利率的银行货币基金,不是股票基金,这种基金的好处是利息比活期高几倍,待到下一个牛市来临,我还可以随时全仓进入股市。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操作呢:牛市来临几个字写起来容易,辨识起来可不容易,以我多年的经验,基本可以这样界定,当大盘指数站稳20周均线之上,或者大盘指数有效向上突破年线,或者月MACD翻红,这三个指标任意一个都可以视为牛市来临,我可以放心全仓进入股市,进去之后按照缠论的指导,长中短期每个级别都合理安排资金尝试一下,效果不会太差,一旦大盘指数有效跌穿20周均线或者有效跌破年线或者月MACD翻绿,则果断将本金和利润之大部分全部撤离股市,进入买基金的冬眠期。这个办法既可以保证我不错过大牛市,又可以令我的资金在熊市阶段不闲置,算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有效办法~~~~
如果我非常严格的按照上述计划去做,相信我将来的退休生活会很愉快,在没学缠论以前,我在牛市中的投资成绩就不算差,学了缠论,应该更上一层楼或者几层楼,至少,今后的我绝对不会再拿投资当儿戏,想玩就玩,不想玩就擅自离开不管不顾,对于我来说,既然知道将来的退休收入有一块必须来自股市,那我肯定就得下功夫好好钻研。
事实上,牛市我从不担心自己的热情,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见到熊市来临就马上失去投资热情,熊市有熊市该做的事情,比如买货币基金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就是用少量资金在残酷的熊市中搏生存,找感觉,提高操作技能,及时发现牛熊转换时机,这点非常重要,前几年我在这方面做得很差,不仅长时间把大量资金闲置在证券帐户里,还生生错失牛市来临的大好时机,这是绝对不允许再犯的错误!
总之,我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投资应该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成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用心对待这项事业一定会给我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关键是,一定要勤奋,要有毅力,有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