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票贩子必须从铁路“养”的合同单位打起!

标签:
票贩子铁路火车票春运黄牛合同单位潜规则倒票杂谈 |
分类: 乱说一气 |
打击票贩子必须从铁路“养”的合同单位打起!
春运买火车票,没“条子”怎么行?!“条子”就是火车站票务负责人批的白纸黑字的东西,拿着这张“条子”就意味着有火车票了,回家不愁了!
“条子”哪来的?绝大部分是火车站批给“合同单位”的。“合同单位”实质上就是铁路客运部门的“关系单位”。铁路的各个火车站,尤其是大车站、有始发车次的车站,都有自己的车票供应“合同单位”。按照双方的约定,在铁路淡季,要配合铁路部门的营销,拉动铁路客流增长,这主要是旅行社等团体单位,或者为铁路部门提供一些合作或便利;当然合同也约定了不论车站的票额多么紧张,不论旅客买票多么困难,铁路都按内部计划首先将固定的一部分票额“留”给“合同单位”,剩余的票额才在车站及代售车票窗口出售。
春运之时,众多的“合同单位”必然会优先分走一部分有限的票额,本来运力就已很紧张,这就更导致车票的供求关系紧张。在分给“合同单位”的票额中,主要是紧俏的卧辅票,也就是旅客最需要的车票。那些供票“合同单位”基本都是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党、政、军机关和人民团体机关、各大宾馆酒店、各大办事处、各大旅行社等。
据传,北京火车站的“合同单位”有一两千家,一般城市的火车站的“合同单位”也有几百家。一列火车有多少车厢?有多少座位?能载多少人?这些票源先让这几百上千家“合同单位”分,然后再给普通旅客。那普通旅客一共能分多少啊?
说了一大堆废话,还没说“票贩子”。呵呵,上面我一直在说“票贩子”,说的还是最大的最合法化的票贩子。
“合同单位”手中有了“票资源”,自然也会让“票资源”利益最大化。经过常年的发展,“合同单位”也会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下线”。“合同单位”拿到票额后,一般都超出票面价值和合法订票费把票销给“下线”,“下线”再把票导销给票贩子或旅客。这样一条清晰的“火车票流水线”,铁路部门许多人都是心知肚明,成为“潜规则”。
常说“打蛇打七寸”,在火车票的黄牛链条体系中,“七寸”就是火车站养的“合同单位”!只要把“合同单位”打住了,才能把票堵回到火车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