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原宪篇
(2025-07-14 09:16:51)
标签:
读书札记 |
分类: 《论语》自学偶得 |
原宪
1
原宪是个追求品德完善的人。
原宪问耻。
孔子说:“世道好的时候当官拿俸禄,世道不好还去做官拿俸禄,那就是可耻的。”
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可以算做仁了吧?”
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做到。是不是仁,我就不知道了。”《论语14-1》
既然老师说,世道不好当官是可耻的,原宪就不打算走从政这条路了。
可是那时也不像现在,不当公务员,还有那么多工矿企事业单位可以选择。
原宪唯一的出路就是回家种地了。
原宪是不是回家种地了?
不知道。
但他日子过得穷困是有史料记载的。
有一次,子贡去看原宪,就见原宪的家破烂不堪。土坯墙,茅草顶。屋顶上的败草中,满是新生的杂草。
再一看,门是蓬草编的,且残缺不全,露出了桑条做的门轴。没底的破瓮做了窗户。
进的屋来,墙面的裂缝用旧衣服塞着。顶上漏雨,地下滑湿。
原宪却是趿拉着鞋,依着藜仗,子贡都以为他生病了。《庄子·杂篇·让王》
原宪其实还是有能力的。
孔子在鲁国做官的时候,原宪曾经给孔子做总管。
那时的孔子可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做孔子的总管也算是个高级官员了。当时孔子给原宪的薪水是谷米九百,应该也是个不小的数字。《论语6-5》
2
每每读到原宪的故事,看到人们对他的赞颂,我的心底就升起一种无名的悲哀。
为原宪,也为赞颂原宪的人。
原宪已逝,说什么都于事无补。
那些活着的,赞颂原宪的人,你们真的愿意过原宪那样的日子吗?你们真的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原宪那样的日子吗?
不错。贫穷并不可耻。
像子路那样,自己穿着破旧的袍子,站在穿华冠美服的同学中不以为意,也是一种美德。
只是,贫穷不值得赞美,有价值的贫穷,才值得赞美,抱着贫穷不放,那就是一种病态。
居贫,本来是一件不得已的事。
如果说,一个“道”就是让人抱着贫穷不放弃,不改变,这道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安贫”是一种美德,那也应该是自己甘愿受穷,而把精力用于改变国家的危困、把心思用于造福人类的事业。
至少也应该是不把贫穷作为躺平的借口,而是积极的为脱离贫穷而努力。
3
再一点。
邦无道,需要人去宣传,去斗争,去改变这种状况。如果都像原宪那样躲清白,这邦不是就会永远无道下去了吗?
这样做谁高兴?当然是那些无道的人了。
那些赞誉原宪的人中,难道就没有为了自己的胡作非为能畅通无阻,而让别人做原宪的吗?
邦无道,正直的人洁身自好,虽然难能可贵,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江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一个有本事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应展现自己的才学,造福人类。
2025年6月29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