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仲弓篇

(2025-06-20 17:24:38)
标签:

读书札记

分类: 《论语》自学偶得

仲弓

 

仲弓名冉雍,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

 

1

有人说,“冉雍仁德,只是口才不行。”

这个说话的人是冉雍的长辈。在古代,长辈称呼晚辈用名,同辈之间称呼用字。

孔子听见了,马上就怼回去:“用的着能说会道吗?与人口舌,伶牙利齿的,逞一时之快,常常惹人讨厌。他是不是仁,我不知道。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一句话用了两个“焉用佞”,可见,孔子对能说会道之人的反感。《论语5-5

 

孔子不喜欢学生多嘴多舌。

比如子贡,比如子路,比如宰我。就算我喜欢你这个人,只要你表现出能牙利齿,孔子定会敲打他。

 

一般来说,做老师的、当领导的,都喜欢少言寡语埋头苦干的。

不过,口才也是一种才能。

历史上有《触龙说赵太后》,有《晏子使楚》。像触龙、晏子这种口才好的人,一个人能顶十万兵,也挺厉害的。

 

2

孔子对仲弓不是一般的喜欢。

仲弓出身贫贱,孔子把仲弓比作犁牛之子。

孔子说:耕田的牛产下的仔怎么了?它的毛色是那样的鲜红,它的角是那样的端正,虽然人们不想把它贡献给神灵,难道神灵会舍弃它吗?《论语6-6

 

孔子说:冉雍天生就是做官的料。《论语6-1

 

3

孔子出仕之后,带领仲弓走上仕途。

仲弓做了季桓子的家臣,向老师讨教理政的方法。

孔子说:“首先要了解你的属下,这样才能做到知人善任。在他们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如果出了差错,小毛病就不要揪住不放,实在不胜任的就举荐更好的人替换他们。”

仲弓问:“怎样知道谁是好的而举荐他们呢?”

仲弓这就问到点子上了。举荐得用的人,这是谁都知道的。怎样识人才是关键。

孔子说:“举荐你所知道的。你不知道的,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论语13-2

 

孔子不耐烦了。他可能是嫌仲弓话多。

怎样识人,孔子是有过精彩的论述的。

孔子说:“要考察一个人,看他在做什么,观察他怎样做,体察他为什么这样做。这个人还怎么隐藏得了呢?这个人还怎么隐藏得了呢?”《论语2-10

同样的不耐烦。

是不是对仲弓说的,就无从考察了。

 

4

孔子喜欢仲弓,也是因为仲弓是个爱学习的。

不是有人说仲弓仁,而孔子却说不知道仲弓是不是仁吗?仲弓就问老师什么是仁。

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左传》上也有类似的说法。

晋国的胥臣出使经过冀国,看见郤(Xì)缺在田间除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夫妻俩恭恭敬敬,彼此像对待客人一样。

胥臣将郤缺带回晋国,推荐给君主。理由是他听说,“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孔子说的“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显然是这句话的翻版。

意思是:在外边,对人要恭敬有礼,就像是接待重要的贵宾。要使唤百姓做事呢,就像是承办重大的祭祀活动,严肃、慎重、一丝不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就是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无论是在天子的朝堂,还是卿大夫的家里,都不要抱怨。

 

仲弓对老师的话,理解的还不是那么透彻。

他像颜回一样对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敏,您教导我的,我一定照办。”《论语12-2

 

5

仲弓虽然说自己反应不是那么敏捷,但他对事还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仲弓问老师:子桑伯子这人怎么样?

孔子说:还行。做事简要。

仲弓说:心存把事办好的愿望,而做事的时候又能抓住重点,这样面对百姓,不是也可以吗?想着就是应付差事,而做事时又是敷衍了草,不是太简了吗?”

 孔子说:雍啊,你说得对。

 

子桑伯子这个人,历史资料比较模糊。

西汉的刘向编纂的小说集《说苑》有一篇写子桑伯子的。

说有一次孔子去见子桑伯子,子桑伯子袒胸露腹,就那样接待孔子。

孔子的弟子不高兴,说这个人简到连衣服都不穿,干嘛去见他?

孔子说,我喜欢他内在的本质。见他,就是想让他多一点外在的纹饰。

子桑伯子的弟子也不高兴,问老师为什么要见孔子这个酸文假醋的人。子桑伯子说,我看这人的本质不坏,我见他就想让他少一点外在的纹饰。

 

总的来说,仲弓还是优秀的。他思想上要求进步,学习上也能深入思考。

 

2025619日星期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