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公西华篇
(2025-06-07 15:17:35)
标签:
读书札记 |
分类: 《论语》自学偶得 |
公西华
公西华是个怎样的人呢?
孔子从政之后,孟武伯想了解一下孔子的弟子们,其中就提到了公西华。
孟武伯问公西华是不是仁。
孔子说, 公西华仁还是不仁,我不知道。他这个人吧,让他穿上朝服,站在朝堂上接待外宾,我看挺合适的。《论语5-8》
孔子这样说,是因为他亲耳听公西华说过他喜欢干这个。
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孔子,孔子让他们说说各自的志向。
问到公西华,他说:“不敢说我能做到,但是我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事,或者诸侯会盟,一起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论语11-26》
相,是傧相的谦称。即诸侯祭祀、盟会时的司仪官。
有一次,公西华替孔子出差到齐国去。
当时,冉求给孔子做管家,跟孔子商量给公西华的母亲些谷米。孔子答应给六斗四升,冉求觉得少,孔子说再加二斗四升,结果冉求自作主张给了公西华的母亲八百斗谷米。
这下孔子不高兴了。
孔子说:公西华到齐国去,穿着轻暖的皮袍,驾车的马膘肥体壮。我听说,君子周济急需的人,不周济富人。《论语6-4》
看来,公西华是个富家子弟。
一次,子路问老师:“听到了就行动吗?”
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
冉求问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
公西华听老师说话前后矛盾,就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你给仲由和冉求的回答截然相反,这是为什么?《论语11-22》
对老师这么不客气的,大概只有公西华吧?
当然,公西华还是很佩服自己的老师的。
弟子们说老师是仁人圣人。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我怎么当得起!我只不过是像这个方向努力,不嫌厌烦。教诲你们这样做,不知疲倦而已。”
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论语7-34》
2025年6月23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