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和他们孩子们现在的高考

(2009-06-21 15:30:06)
标签:

就业

教育

高考

大学生

读头

分类: 教育热点

  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和他们孩子们现在的高考 

    我们大学班级上的“两老”今年58岁了,班级“五小”也45、46岁,我是班级“五小”之一,没有高考制度的恢复,也就不可能有这么老少配的同学在一起(相差十二岁),同学大多数都是教师,很多都是领导一级的人物,分布于教育机构和中学,孩子长大了大家联系和聚会多了,从读高考、读大专、大学、研究生、工作的都有,高考/留学/就业自然成为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很多人的孩子还是读了我们那个大学,不过是二级学院居多,孩子们不再可能整齐的读一所大学了,虽然大家是师出同门,但由于各自生存环境、人生阅历和多种因素的差异存在,看法也就不一样了,既而在孩子的培养问题上已分出差距。

    说实话当年我那不满意的SCSF大学如今都成了资格一本了,以前吓唬女儿不好好考只能读XNCJDX早成了211大学了,现在的大学太多、太烂。所以在家庭经济情况可以的前提下,我认为国内的二本、三本确实没什么读头,进学校就等于失业,这些专业不是培养使用技术人才,而是做梦的艺术生,满足父母的面子,对社会和朋友说我“又培养了一个大学生”。能考上二本、三本的孩子应该是好孩子,只是他们在现阶段的培养中有一定的瑕疵,家长有一定的责任,但这些孩子还有可塑性,他们还有可能顿悟的可能。而且国外所谓二三大学确实比好多国内一本的都要强,如果家长能说服孩子,有责任协助与指导他们规划设计一下他们的未来,或者找真正懂得国外教育与就业的高手给他们进行职业咨询,不妨做一些这样的考虑,提供给孩子多一个选择。

    而确实没有经济实力留学的也应该去读实用技术类的专业,比如精密机床操作等等实用技术高级工人,本先就业后择业的原则,人总要先学会生活吧,孩子将来工作好办很多。需要家长有清晰的头脑与认识,不要仅仅为了租一间教室,租一个床铺,就把孩子交代出去了事,培养一个“啃老族”大学生有什么价值。

    家长们应该为每个孩子应该有不同的职业设计,不能讲求整齐化一。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可能每个孩子都站到象牙塔的顶端。

    前两天看了 湖北80后民工万小刀,写了点击率很高的一篇文章“农村学生千万别念大学”(文章注明注意:此处的大学并不包括名牌大学,指二类以下的普通大学).虽然有些观点有点偏激,但也说出国内教育的一些弊端,比如说到扩招后的大学已不再纯洁。当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的时候,大学就开始泛滥起来,不管什么东西,一泛滥就会成灾。

    还说到就业形式严竣。扩招的后遗症在近几年开始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太多了,供大于求了,势必会让很多人找不着好工作。教育体系中职业技术人才缺乏有效的培养计划,就业将面临重大的挑战。

   这反映了一种比较危险的社会情绪,思维的混乱犹如在江湖行走一样不信任,值得我们对教育的反思和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