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和finance

(2014-07-20 16:05:37)
标签:

文化

金融与finance

金融的意思

金融一词

分类: 求不妄

今天,“金融”被用来翻译英语名词“finance”及形容词“financial”,人们早已习惯,以至于认为“金融”就是为翻译“finance”而创造出来的词。

 

其实不然。因为无论日语还是汉语,早期的“金融”虽表示与货币、信用有关的经济活动,却并不用来翻译“finance”。它们形成对译关系,还是在“金融”流行几十年之后的事。

 

日本人翻译英文著作中较早出现“金融”,是明治十年(1877)牧山耕平译的《初学经济论》(The Primer of Political Economy,1875),书中将“a commercial crisis”造成的货币紧缩后果意译为“金融壅塞”,英文原书中并无finance或financial一词。“金融”的“金钱融通”这个本义在很长时期内都和英语的“the circulation of money”相对应。如J.H.Gubbins 编《汉语英译词典》(1892)、高野岩三郎等著《和英辞典》(1897)以及井上十吉编《新译和英辞典》(1911),都将“金融”注释为“the circulation of money”。

 

“金融”的词义后来扩展到“货币市场”,于是又被用来翻译英语中的“money market”。如Lombard Street: A Description of the Money Market一书译作《英国金融事情》(1883)。这一释义用得比较广泛,时间也久,像《武信和英大辞典》(1918)就将“金融”释为“money market”。

 

英语“finance”的词义很宽,凡国家、企业、家庭、个人与金钱财务有关的事情,都可使用这个词。不过,早期对“finance”的汉语和日语解释偏于国家财政税收一面。较早的英汉词典,如H.M.Walter编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1844),对“finance”的解释只有寥寥4个字:“钱粮之事”;清末所编、不断再版的颜惠庆《英华大辞典》,则注释为“财政,收支,国君之财赋”。英日字典也是这样。早的,如柴田昌吉等编《英和字汇》(1873),将finance注释为“钱粮,岁入”;晚的,如再版《井上英和大辞典》(1925)仍将其释为“财源;财政,会计;财政法,财政学;岁入,所得”,五十年中未发生大变化,均无“金融”之义。

 

对19世纪后期英美著作中的“finance”和“financial”,当时日本的译述者也未将其译为“金融”。如《英国金融事情》原文说:“The earliest banks of Italy, where the name began, were finance companies.(p.78)”日译后半句为“其银行ハ唯政府ノ财政ニ关スル一会社。(第三篇廿四页)”,“finance”对应“政府的财政”。又如明治十九年(1886)的《劝业理财学》,译自The Economics of Industry(1885),日译将序文中的“economics of trade and finance”译为“贸易税务理财学”,“finance”对应“税务”,细细体味,似乎不很贴切。

 

也有将“finance”译为“理财”的,这就比墨守字典中的“财政”、“税收”更贴近一些。如明治十二年(1879)出版的《大英商业史》,译自The History of British Commerce: and of the Economic Progress of the British Nation 1763-1870,原有一章“Finance and Banking”,被译为“理财与银行”。要放在今天,大概会译成“金融与银行”。

 

是谁、何时将“金融”与“finance”对应起来的?很难有精确答案。不过,1908年美国经济学家Theodore E.Burton出版Financial Crises and Periods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Depression,两年后就有了日译本,题为《恐慌论》。书名中的“financial”虽未译出,但原文第一章第二节对“financial”的阐述“financial is defined as of pertaining to or relating to finance or money matters”,“finance”译作“金融”,“financial”译作“金融上”,已经和今天的译法一样了。

 

虽然学界对“finance”有了新译法,但日常语言总会有些滞后。1925年再版的《井上英和大辞典》对“finance”的汉文注释仍无变化。到了1929年,《英和法政经济商业辞典》(南信好著)对“finance”的注释变成“财政,财政学,金融”,并将大量由“finance”和“financial”组成的词注释为“金融XX”,可以说,此时“金融”与“finance”的对接已经完成。

 

最后说说中国的事儿。“金融”一词,光绪末年自日本引入,至民国二年(1913)已收入张在新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英辞典》中,释为“circulation of money”,相当于日英翻译初时的释义。这种译法流行了很长时间,1937年出版的《辞海》也在沿用。不过,《辞海》明显过时了,因为早在1925年,周佛海的译著《金融经济概论》(原本为日本学者饭岛幡司的《金融经济讲义》,1922)中的“金融”已是“finance”之义。

 

1933年,上海南强书局出版柯柏年等合编的《经济学辞典》,据凡例说是第一部“关于经济的辞书”,里面未收“金融”,但收了“金融资本,financial capital”、“金融资本家,financial capitalist”等三个词。又过了一年,高希圣、郭真编辑的《经济科学大辞典》出版,他们对“金融”的长篇注释,是这样开始的:

 

“金融,finance。这是指一切通货的融通状态而言。还有票据公债以及各种有价证券的融通状况,也叫做金融。”

 

《中国金融家》杂志7月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