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发现的23张插增本残叶
2007年底,我浏览英国的一家购物网站,看到一家杂货店出售一本剪贴成册的汉文书,上图下文,自称是日本武士版画。他提供的几张图片很小,但勉强可以认出林冲、朱贵等人名。从文字和纸色看,我认为这是一部旧刻《水浒传》的残页,但无法确定是中国刻本还是日本刻本。好在卖家要价不高,我将它买了回来。
残叶共有23张,原来的藏书人沿着板框将每半叶图文剪了下来,并裱贴在硬纸上装订成册,因此实际是23个半叶,合中国书11叶半。版心上的文字信息一字不存。残叶内容多数集中,虽有间断,内容尚可连属,主要为林冲上山和杨志卖刀两大段,少数叶子为靠后的故事。将叶子排好顺序,按照图像的题目,存如下内容,其中一叶卷端有大题,另存三回回目。
林冲管住草料场
陆谦放火烧草场
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全传卷之三
第十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林冲醉卧雪堆中
林冲被捉遇柴进
林冲逃走梁山泊
林冲酒店题叹诗
林冲店内见朱贵
王伦杜迁见柴进
王伦要讨投名状
林冲下山投东去
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冲入草 汴梁城杨志卖刀
杨志大怒赶林冲
林冲忿力战杨志
杨志在京卖宝刀
杨志怒恨杀牛二
杨志拿刀去首官
杨志投见梁中书
周瑾与杨志比箭
杨志射周瑾落马
朱仝雷横去捕贼
第十三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庙 晁天王举义东溪村
雷横庙里投(捉)刘唐
将王婆剐死示众
燕顺置酒待宋江
花荣计策捉秦明
根据书名、版式和字体纸张特点,在与《古本小说丛刊》中影印的巴黎藏插增本对比后,我初步判定这些残叶来自《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全传》,即所谓“插增甲本”。
进一步,我将残叶与马幼垣《插增本简本水浒传存文辑校》中斯图加特藏插增甲本录文对勘[i],结果可称“惊人”:这些残叶与斯图加特藏本中的缺叶完全互补,凡是这册里面有的,那册就没有,反之亦是。而那本书里缺的,这里却有好几张。特别是斯图加特藏本中有几回基本完整,只缺半叶,恰恰这册里有几个半叶,正是那本所缺的,文字衔接,若合符契。如“林冲管住草料场”,斯藏本上叶最后是“只是小人家”,此叶开端是“离得远了”;“朱仝雷横去捕贼”,斯藏本上叶最后是“姓雷名横,身长口口口”,此叶开端是“寸”。《评林》本此处作“身长七尺五寸”;“花荣计策捉秦明”,斯藏本上叶最后是“秦明”,此叶开端是“引军赶时”。等等。“巧合”到这种程度,只能有一个解释:新发现的23张残叶,就是斯图加特藏本中散出来的。
上面是残叶的基本情况。就文本来说,要指出其特点,必须做马幼垣曾经做过的工作,集中多个本子进行比勘。这项工作现在还没有做,也不是这篇小文的任务。我试取了一点插增本的内容,和容与堂本、评林本对比了一下,除繁简区别外,文字也有差异。
林冲在朱贵酒店题诗,插增本残叶是八句五言: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名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浮萍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在山东。
容与堂本也是八句五言: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评林本却是四句七言:
仗义林冲最朴忠,驰名慷慨聚英雄。身世今如浮萍梗,他年得志镇山东。
在诗体字数上,插增本与容与堂本相同,但有三处异文:“驰名望”与“驰闻望”、“浮萍梗”与“悲浮梗”、“在山东”与“泰山东”。评林本与插增本诗体不同,这三处文字却相同。至少就“威镇在山东”与“威镇泰山东”而言,前者优于后者,盖梁山泊分明在泰山之西也。所以插增本虽然是删节本,仍然有其版本上的价值。
如果马幼垣教授的推论成立,插增本《水浒传》早在1600年前后就远赴欧洲,那么至今已400馀年。在流散400年后,它能以偶然的机会重归故里,也算得上是一段书林佳话,想亦为郑振铎先生在天之灵所乐见。
[i] 马幼垣:插增本简本水浒传存文辑校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2004。
加载中,请稍候......